于是他搜肠刮肚,想了许久,终于想到了一阙诗。
“池塘采萱归,微风轻避回,心有鸿鹄志,一心为家飞。”
朱瞻基摇头晃脑的说了出来。
杨荣夏原吉都是当代大儒,一首诗词作出,他们就知道到底有几分水准。
圣孙这首诗,怎么说呢,只能说普通,韵脚,意境,辞藻,都只能称得上普通二字。
不过瞬间成诗,能够这个水平,也算是非常不错了。
而且圣孙也才十七八岁的年纪,能有这份造诣,更是难能可贵。
“殿下出口成篇,当真了不起。”夏原吉抚须赞道。
杨荣也是矜持的颔首。
朱瞻基也是发出极为爽朗的笑声,显然也是极为满意。
“二位老师谬赞,这诗意境稍显不足,平仄也不太妥当……”
朱瞻基表面自谦,但是那嘴角的笑意,是怎么都藏不住,显然是对他的诗词非常满意。
自古以来,即便是那些诗仙词圣,一生佳作无数,但还不是同样经历过为求一字而彻夜难眠的窘迫?
像他这种出口成诗的,能有几人?
像采萱姑娘这种女诸生,对他这种能出口成诗的大才子,怕是一点抵抗力都没有。
朱瞻基转头看向杨采萱,想在她的眼中,看出一些别样的情绪。
类似崇拜,类似敬仰。
可他失望了,采萱姑娘一直皱着眉,显然是并不太如何满意。
“殿下,我这有一首诗,也是写采萱的,请世子品鉴。”杨采萱不卑不亢的说道。
杨荣眉头微微皱起,女儿怎么能这样跟圣孙说话?
圣孙明显是对你有意,这是你的荣幸,以杨家的荣宠,将来一个贵妃,岂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朱瞻基笑容变得有些僵硬,“采萱姑娘请讲。”
杨采萱微微启唇,轻声念道。
“晓起望术阡,萱花盈古道。采萱欲忘忧,佩之转纷扰。”
杨荣夏原吉连连点头,这首诗实属上佳,要是是他们所作,仅凭此诗,也能青史留名了。
杨荣更是与有荣焉,可惜采萱是女儿身,不然定能扬名科场。
朱瞻基面色变得有些阴沉。
即便是没读过书的人来看,这一首诗,比他的那一首,好了不知多少,无论从任何方面,都是如此!
“不错,这首采萱的意境,平仄韵脚都非常巧妙,这诗,是采萱姑娘精心雕琢所作?”
“若是如此,那不得不说,采萱姑娘既有易安居士之才,何止女诸生?实则女博士。”
朱瞻基赞叹道,完全展现出了自己的风度。
杨采萱摇了摇头。
朱瞻基轻声问道:“非采萱所作?”
杨采萱再度摇了摇头,脑海中浮现出那坐在蒲团上的身影,这身影很快消失,慢慢变成了汉王世子的模样。
杨采萱嘴角扬起,朗声说道:“非采萱所作,而是汉王世子所作。”
“而且和圣孙一样,也是脱口即成。”
朱瞻基脸色阴沉的快要滴出水来!
又是朱瞻壑!
这个废物堂弟,为什么总是阴魂不散?
长得比我好看就算了,有那么多的花魁还不够?为什么还要跟他争采萱?
杨采萱刚刚说的话,眼中对那位堂弟的欣赏之意,已经是明显的不能再明显了。
而且他凭什么可以写出这种出彩的诗来?
比他写出来的好了不止一点半点!几近云泥之别!
杨荣与夏原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一丝惊异。
都说汉王世子文采斐然,擅长作诗,尤其擅作艳情诗。
现在看来,坊间传闻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