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为首的诸位王爷们,脸上都写满了不可思议。
陛下,他们的陛下,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
要知道,陛下对文官,向来极为尊重,当年陛下初登大宝的时候,陛下因为方孝孺宁死不屈,他的正统性,有了一些残缺。
所以这些年,他一直在弥补这件事,所以他对文官,一直多有照顾,即便是发怒,也极为克制,更不会说出像今天这种话语出来。
这种话,相当于陛下自己跟文臣之间相互割裂,站在文官的对立面,这对统治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可陛下明明知道这一点,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他们实在是有些不理解,汉王世子眼看都到了这步田地了,陛下还要说出这样的话?
这能改变任何的结局吗?
陛下此刻,应该明哲保身,即便是想要保下汉王世子,也应该是在大局已定之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诸多大臣和太子太孙能够留下汉王世子一命才是!
说这种话,岂不是弃天下官员?置天下于不顾?
朱瞻基也不理解,但这并不妨碍他无比高兴!
为何?
因为老东西说了这样的话,说不定连老东西,这皇位都快坐不稳了!
这样的话,他岂不是可以提早当太子,提早当皇帝?
下方的文官们,眉宇之间,都全是怒气!
为何?
他们寒窗苦读数十年,才有了今日,他们为国事奔走,为大明奔走,可临了,在陛下眼里,他们竟然成为了只会空谈的无能之辈?
夏原吉当即站了出来,将头上的乌纱帽摘了下来,恭敬的对着上首的朱棣拜了三拜,随后说道:“臣户部尚书夏原吉,年老昏聩,只会空谈,无力承担国事,请乞骸骨,以避贤者之路!”
户部尚书!朝廷二品大员,七卿之一,他的话,无疑非常有分量。
“臣都察院左都御史刘观,一腔热血,却遇天寒地冻,臣无力掌管风宪,请陛下准许臣,去职归乡!”
无数人开始站出来,他们齐齐将自己的乌纱帽脱下来。
说实话,自大明开国以来,他们还从未有过一日,像今天这么团结过!
陛下,你要是当真不要你这个国家,不要朝廷,那尽可以将他们全部赶走,到时候国事一团乱麻,看你如何大展宏图?
朱棣淡淡说道:“御花园内,如今又一处奇景,诸位想来还没有看过,不如与朕一同去赏?”
听到这话,众人顿时一怒,都什么时候了,还赏景?陛下当真是年纪大了,说话都已经没有什么条理和逻辑了。
“臣心情沉重,实在无力赏景,还请陛下准臣所求!”
“臣也一样!”
“……”
赏景?赏屁的个景,你都这么喷我们了,还指望我们听招呼?
除非你以天子之尊,郑重的跟我们道歉!
朱棣笑着说道:“诸位,且去!如果到时候,你们仍然要去职归乡,朕绝不挽留!”
“但如果此时谁执意不去,呵呵,刘敬!”
锦衣卫指挥使刘敬站在一旁,大刀阔马,绣春刀,螳螂腿,端是威严无匹。
而在他身后,有一队锦衣卫人马,这些人同样都是身穿飞鱼服,手持绣春刀,此刻的他们,代表皇帝的威严和意志。
群臣服了。
没办法,这位皇帝和开国的那位皇帝一样,其实内心都无比残暴,真要跟他对着干,其实他是不怕杀人的。
虽说这么多大臣,他不可能杀,但是在临走之前,再尊重一下他的意志,还是没有问题的。
朱棣看着这些服从的大臣,心中不禁连连嗤笑。
朱瞻基和朱高炽对视了一眼,目光之中,都有些不解,陛下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搞上这么一出?
难不成,这其中,有什么阴谋诡计?
将他们带到御花园,准备五百刀斧手?以摔杯为号,将他们全部给一网打尽?
不可能不可能,皇爷爷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
而且皇爷爷就算再狠,也不可能当着这么多的人面,杀他的儿子和孙子。
想到这,他顿时放下心来。
很快,在朱棣的强压之下,大明的这些宗亲勋贵,文武大臣,凡是四品及以上的,都朝着御花园而去。
很快,一行人就出现在了御花园。
南京城的皇城御花园,其实非常之简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