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以姚广孝的能力,拥有那种药物,似乎也不是一件完全无法理解的事情。”
朱瞻壑点了点头,这应该是唯一合理的解释了,不然这些问题,一开始都有,即便是因为自己,导致大伯更加心力交瘁,也不应该缩短他接近十年寿命。
“瞻壑啊,你大伯就要死了,咱们爷孙俩打开天窗说亮话,俺想给他封王。”
“他们父子俩虽说犯了不少过错,但你爷爷我,还是想封他们为王。”
朱瞻壑理解这种心情。
其实在今天,他完全可以将太子和太孙,完完全全钉在耻辱钉上,别说当王了,连皇家的族谱,都会将他们除名!
他们将变成人人唾弃的罪犯。
但是皇爷爷没有这么做,他也没有这么做。
他想起香香肚子里面的孩子,易地而处,他的孩子以后即便是犯了什么错误,他也想让他能够有一个好的结局。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心思。
甚至父王,也是有同样的想法,他可以看不起他的那个侄子,但是他对他的大哥,其实是非常尊重的。
而大伯,其实一直也对父王极好,在另外一个时空,哪怕父亲朱高煦摆明了不满,大伯也只是好言规劝。
皇爷爷要杀父亲朱高煦,大伯也是跪地不起劝谏,才让皇爷爷止住了怒火。
如果他真杀了大伯,父王也会非常伤心吧?
想到这,朱瞻壑笑着说道:“封王也是应有之义,皇爷爷北征这些年,要不是大伯在内外操持,大明又怎么会有今日的繁荣昌盛?”
朱棣连连点头,说道:“好孩子,如果以后因为皇爷爷的仁慈,导致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你再骂皇爷爷。”
“你多担待一点。”
朱瞻壑看着眼前这个日渐苍老的老人,紧紧的握住他的手,说道:“皇爷爷,都是孙儿应该做的。”
“至于骂您?我不认为堂兄能做出什么不好的事情,而等我老的时候,早已经是威服四海,所有的鬼蜮心思,都早已消失不见了。”
朱棣非常高兴,说道:“好好好,那你大伯的王号,叫端王怎么样?”
朱瞻壑听了,顿时皱了皱眉,“前宋的道君皇帝未即位之前,就叫端王,却最终亡国,端王封号,会不会不太好?”
朱棣说道:“端王就应该好好当端王,而不应该当皇帝,就是因为当了皇帝,前宋所以才亡国。”
“这也是在提醒你大伯和堂兄,不要再对皇位,有一丝一毫的念想。”
朱瞻壑颔首,原来如此。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就没有任何的意见了。
“既然皇爷爷已经决定好了,那就如此吧。”
…………
永乐十五年九月初一。
太子朱高炽以身体残疾,精神恍惚,无力处置国事,请废太子之位,封汉王朱高煦为太子。
帝不允。
永乐十五年九月初二,太子朱高炽再度上奏本,请求废除太子之位;朱瞻基也同上奏本,请求陛下收回太孙之位。
帝不允。
九月初三,太子朱高炽以血提奏本,请求废他太子之位,请封王爵,朱瞻基也同上奏本,请求将太孙之位收回。
帝允,废朱高炽太子之位,封为端王,封原太孙朱瞻基为端王世子。
自此,大位之争,彻底尘埃落定。
不是没有人试图据理力争,但是在滚滚大势面前,谁都不能真正改变什么。
他们总不可能在现在,还在说什么汉王世子,不适合这个皇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