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在轿子山参观了一整天。
这一天,他的嘴几乎都没怎么闭合过,瞳孔也是一直睁的浑圆。
没办法,他这个儿子,实在是太让他吃惊了。
都是些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
虽然四岁的时候,他就发现了这个儿子的不凡之处,但是这也太不凡了吧?
他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怎么能搞出那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他甚至在想,那些一直以来,都是中原王朝心腹之患的北方游牧民族,怕是要糟了。
这些新式的枪炮,完全就不是他们能够抵抗的。
他们拿什么抵抗?拿血肉之躯抵抗?
怎么短短一年的时间,大明就变得繁荣昌盛了一般。
这种情况,老爹怕也是非常欣喜。
难怪本王能躺着当太子。
翌日清晨,汉王和他的三卫兵马,以及赵王朱高燧,英国公张辅等人,从轿子山出发,前往京城。
京城之外,早已经有文武百官,在道路两旁候着,静静等待汉王的到来。
而在稍后的位置,安静的立着独属于陛下的銮驾。
连朱棣,都亲自来迎接他这个二儿子了。
以皇帝之尊,出城迎接皇子,这放在历朝历代之中,也是不多见的。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要用这种行动,让那些还不死心的文武大臣,知晓他的决心。
很快,汉王的仪仗,就出现在了南京城之外。
经过一系列繁琐的程序之后,这位汉王爷,终于见到了他的父亲。
朱高煦看到老爹的那一刻,毫不犹豫的跪在地上,对着老爹磕了三个响头。
一个一百多斤的汉子,竟然直接就泪眼婆娑了。
朱棣看着这一年不见的儿子,目光之中也全是温润。
“老二,到近前来,到你爹近前来。”
朱高煦走到朱棣面前。
看着眼前日渐苍老的父亲,朱高煦就觉得一阵心酸。
“爹,儿子回来了。”
朱棣拍了拍朱高煦的肩膀,笑着说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在云南,辛苦你了。”
朱高煦挠了挠头。
吃苦?原本他去了云南,也是想励精图治一番,打算好好练兵,打造武器,看看以后能不能稍微帮到京城的儿子。
反正山高皇帝远,老爷子也根本管不着。
当然,山高皇帝远,其实他就算做一些事,能够发挥的作用,也极为微小。
但至少还是要做,能帮一点是帮一点。
但是没多久,儿子就告诉他,大可不必,他在京城,已经完全掌控了局面。
既然儿子这样说,那自然没有任何问题,所以他直接躺平,他每天就是游山玩水打猎,听曲看戏,好不快活!
“是啊,父皇,云南实在是贫苦,处处都是瘴气,豺狼野兽极多,实在是难熬的很。”
“而且处处都是蛮夷,有一次儿臣去山中对付山蛮,差点死在了那里!”
朱棣听到这,顿时脸上浮现出强烈的心疼,他安慰着说道:“辛苦了辛苦了,往后,你再也不用这么辛苦了。”
朱高煦笑了笑,说道:“只要能让大明变得更好,变得更繁荣昌盛,孩儿再怎么辛苦,也都是值得的。”
朱瞻壑在一旁看着这幅父慈子孝的场景,暗暗咋舌,老爹的演技,还真是一如既往的好啊。
别人不知道,他朱瞻壑当然知晓,老爹在云南每日都是游山玩水,哪来的什么清缴山蛮。
而且他知道,云南那个地方,当真是四季如春,气候条件极好,在那生活,其实是非常舒适的。
两父子寒暄了好一阵,朱棣再带着朱高煦一一见过朝中的文武大臣。
这些人以后,都会成为朱高煦的班底。
勋贵武将还好,他们以前本来就是跟着汉王混的,现在见到汉王,也一样觉得亲热。
但是那些文官就不一样了。
以往见到汉王,那是理会都不想理会一下的,不过现在,一个个脸上的笑容,比菊花还好看。
他们都明白这位汉王爷,到底还是成为他们的太子了,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这个结局,都已经无法被改变。
既然已经无法改变,那就接受,争取能够保护好既有利益。
所以有些会来事的,直接开始跪舔了,口中太子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