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大明:我崇祯要打爆全球 > 第415章

第415章

朱佑俭揉了揉肩膀,喝彩道:“好!有劲!哈哈哈!”

然后,又拍了拍这枪,可以说十分满意。

“宋爱卿、南怀仁,你们造枪有功!老汤,你们科技局真的是没有让朕失望!啊哈哈哈!”

“谢陛下夸奖,不过,这枪还没有名字,需要陛下赐名。”

因为崇祯17的缘故,汤若望自然知道,这武器的冠名权,还是当今皇帝的。

朱佑俭有仔细看了看这枪,说道:“就叫霹雳火,如何?”

“霹雳火!好名字!”

众人都是喝彩,夸朱佑俭给这枪起得名字好。

阿九适时上前,说道:“父皇,一个月时间,第一批的霹雳火一千把,还有一百二十门大将军炮,一百门红衣大炮,就请先给我们吧。”

朱佑俭一挑眉毛,装作很生气的样子道。

“华梅提督,你要不要八字军和铁浮屠呀?”

阿九一脸无赖相:“父皇要是给,八字军就行,这铁浮屠,我们大明皇家水师用不上。”

朱佑俭用手指,在阿九的鼻子上刮了一下。

“鬼灵精!你知道,制造这些东西,要多久吗?”

阿九道:“我问过汤大人,一个半月,没有问题。”

朱佑俭有些吃惊,问向汤若望:“老汤在北京,一千把崇祯17,你们是累死累活,差不多一个多月才造好。怎么,现在你们能生产出这么多东西?”

一旁的宋应星道:“陛下,这应天比起顺天,不仅没有遭到战火的蹂躏,天灾的影响也没有那么严重。因此,这人口还是比较充裕。”

“再加上,这江南一带,种田之人虽多,但也有很多雇佣之人,他们也都是手艺人,造船、铸铁、编绳等,无一不精。再加上此地作坊很多,只要朝廷有钱粮,一个月完成提督的要求,并不难。”

朱佑俭这时才想到,现在他所处的时间点,正是所谓“明末资产阶级萌芽。”

作为历史方面的研究者,朱佑俭对这个名词,其实还是有些保留意见的。

他认为,这个所谓的萌芽,充其量就是一个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小小现象,和真正的资本主义萌芽还是有距离的。

当然,他现在可没必要研究这些,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安排这些手工业者,进到自己的船厂、兵工厂劳动,生产。

朱佑俭此时,把丁启睿叫来。

丁启睿在军机处,在谈论军事和计谋上面,没有什么太大的建议。可朱佑俭知道,此人是在理政方面,还是一把好手。

安排生产,调度物资,这样的工作交给丁启睿,还是可以放心的。

“丁爱卿,这船厂还有兵工厂,就交给了你了,需要什么,你就和朕说,朕会让钱谦益全力支持你。”

幸好最近从扬州、海宁弄来了不少银子,这让朱佑俭感觉腰板还是很硬的。

“是,陛下。”

丁启睿领旨后,便着手开始操办此事。

确如宋应星所说,这江南一带,手工业确实比北方发达很多。这里无论是物料、人员,都要比北方强。

尤其是宝船的船厂,就是在永乐年间,生产郑和宝船的原址。稍稍清理一下,便可以使用了。

三艘宝船,拆解一艘。一边拆解,一边将船内部结构绘成图。另外在把船上好的材料,零部件替换放的另外两艘船上。

不仅如此,汤若望还根据欧洲战列舰的模式,对船体进行了改装。之前的宝船可没有炮舱,现在,每艘船要安装一百一十门大炮。

同时,朱佑俭提出了,在船体上安装铁板的建议。

只不过,一来就船体太大,二来,一时间制造这么大的铁板,也是需要时间和材料。

这宝船到底有多大?

其实,并非是“四十四丈”长(120多米),而是六十米左右。之所以有如此差距,朱佑俭当然也知道,这里不再赘述。

简而言之,那就是中国的史书,对于工程、机械方面的记载,出入很大,只能通过现代的考古资料进行佐证。

虽然这真实的宝船要缩水很多,但在这个时代,六十多米长,上百门的火炮,而且是“高科技”火炮。

让这两艘宝船成为了海上巨无霸。

阿九笑着对朱佑俭说道:“父皇,既然你都给这枪起名字了,那你也给这两艘船起个名字吧。”

朱佑俭看向阿九,问道:“你有什么建议想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