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的强大,不仅仅在于它杀人不见血,更多的则是因为它的传播速度。
短短数日,便将一位皇子逼得鸡毛鸭血,这种恐怖的手段,纵然是太子,都无法办到。
“这件事先停一下,舆论的效果已经达到了,也就不需要咱们出手…”说着,萧煜瞥了一眼姜岩,道:“这些日子,你和你那个小娘子事的如何了,难得人家看上你,趁早把生米煮成熟饭吧。”
“嘿嘿…”姜岩难得露出羞涩的表情,“还没那么快,目前就是拉拉手而已…”
“啧,那你的速度可真够慢的,正好这次你要出去避避风头,把人家小姑娘一起带出去吧,就当度蜜月了。”
“是!”姜岩点头。
…
太极宫,甘露殿。
李二斜靠在席榻上,表情有些疲惫。
此刻已经是六月时节,热气炙烤着大地,沉闷得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但是李二却觉得,此刻他遍体生寒,一股股寒意不停从脊梁骨上升到头顶,让他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老宦官王公公站在李二身前,面色平静,作为跟了李二几十年的老人,他很清楚此刻李二心里到底有多愤怒。
“这件事…确定跟魏王有关?”
“是,坊间传言如此。”王公公躬身道。
“萧煜呢?这小子突然被袭杀,就没有任何动作?”李二冷冷问道。
“奴婢不知,不过在几天前,萧煜去了一趟卢国公府,之后坊间关于魏王的流言便多了起来。”
李二眯了眯眼,“他去找程知节了?如此说来,一定是程老匹夫调查出了什么,但是萧煜又不敢动手,就只能通过这种方法施加压力…”
“这小子,手段倒是挺阴损!”李二冷冷一笑,“只言片语,便用将朕架在火上烤,还逼得满朝文武都将矛头指向了魏王,哼,朕倒是小瞧了他的手段啊…”
李二的神情很快便被失望和恼怒取代,轻轻揉了揉额头,无奈道:“朕以为,青雀是个好孩子,没想到…他也做出了让朕失望的事!”
说到这,他瞥了一眼王公公,道:“最近太子如何?”
“太子自从患上腿疾后,一直在东宫中深居简出,不过…不过听张玄素说,最近太子的脾气越来越差,动不动便动手砸东西,对于学习一事,也渐渐怠慢了…”王公公脸色平静的汇报道。
李二眼角抽了抽,神情带着几分哀愁,“朕的这些儿子,都不是省油的灯啊,真不知道,这诺大的江山,到底应该交于何人手中…”
王公公这次没有接话,这种事关江山社稷的事,已经不是他一个宦官可以插嘴的了。
李二无力地挥了挥手,道:“传朕旨意,从今往后,魏王泰每日去国子监上学,认真学习四书五经,另外,魏王府的仪仗队伍有逾制之嫌,减去双马…”
王公公垂首,“奴婢遵旨。”
“对了,去宣晋王治,朕要考考他的治学如何。”
“诺。”
“去吧…”
李二叹了口气,缓缓闭上眼睛,这位威震八方的天可汗,此刻却更像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
…
这段时间,李治听进去了萧煜的话,反正他就和萧煜说的那样,万事不争,就安静得当个乖宝宝。
而魏王和太子要是互掐上了,李治什么也不管,等他们的斗争进入尾声后,这才装作好孩子的模样,在李二面前替两人说情。
在这个皇子只知道明争暗斗,手足相残的皇宫中,李治的做法无疑是个另类,就像黑暗中的一缕光芒,光芒虽然微弱,却十分耀眼。
所以最近,李二倒是对他这个小儿子挺满意,有时批改奏折的时候,还会将他带在身边,教他处理一些政务。
李治年龄最小,而且刚从封地回长安,所有人都没将他和皇位扯上关系,所以他出面劝架的做法,倒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好感。
不过,魏王的事随着一道圣旨从太极宫拟出,无论民间还是朝堂,所有关于魏王的言论全部戛然而止。
魏王这些年可是出尽了风头,无数人都押宝在他身上,觉得他很有可能成为九五之尊。
但是今天,李二却突然减去了魏王府的仪仗双马,并且勒令他要去国子监上学,这无异于是软禁,也是李二变相的在向魏王表达他的不满!
太极宫的圣旨明显让许多人都有些错愕,长安城中的权贵反应不一,有兴奋者,惶恐者,甚至于还有事不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