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虽然已经二十多岁,可从小养尊处优的他,何曾经历过这种事情,在愧疚之下,他似乎又想起了几年前父皇去世时的场景。
现在李治又急又愧,情急之下,居然直接哭出了声。
“皇妹,铁心,是朕对不起,是朕害死了仲卿…”
李铁心垂着头,一直没说话,只是紧紧抿着嘴,眼泪嘀嗒流个不停。
一会儿,一个丫鬟走进来,道:“大夫人,二夫人她已经醒过来了。”
“嗯,你先下去吧,”
李铁心回过神来,表情十分平静,她看向情绪低落的李治,道:“陛下,我家相公果真回不来了吗?”
李治哭着点头。
“那他的尸首呢?找到没有?”
李治愣了愣,随即摇头,“朕已经派左右卫去万年宫找了,但是万年宫太大,一时半会儿根本找不到…”
李铁心双眼一亮,眸子中恢复了几分神采。
“既然没找到尸首,那一切皆有可能,我相信他,他一定还活着!”
“可是…”
“他一定还活着!”
李铁心的声音十分坚定。
李治张了张嘴,看着她那副充满希望的模样,心里愈发难受,可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没看到相公尸体之间,我是不会相信的!”
李铁心执拗的重复着这句话,看起来是说给李治听,实际上,却是说给自己听的。
李治叹而不语,他何尝又不希望萧煜还没死,可侍卫汇报万年宫一大半已经被泥土覆盖,想要挖到寝宫那边,起码得需要七八天。
就算萧煜还活着,那也肯定受了伤,以受伤之躯,如何在那种环境生存下去呢?
再说了,那底下没吃没喝,他又如何能坚持下去?
根本就不可能嘛!
…
诺大的长安却也藏不住消息。
万年宫遭遇山洪,太原郡公萧煜为了救陛下,被淹没在了泥沙之中。
这个消息就像风暴一样,迅速席卷了整个长安,并且在长安的三教九流之中都引起了巨大的风浪。
分不清好坏,一个算得上是权臣的家伙去世,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像和萧煜关系比较好的程咬金等武将权贵,各个都是愁上心头,心情复杂之物,更是下了死命令,让左右卫一定要加快速度搜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长孙府上。
长孙无忌端坐在书房之中,手里拿着一本书,看了半晌之后,却是轻轻一叹。
“本以为你会是老夫最大的对手,没曾想居然会就此夭折!”
谈不上欢喜和忧愁,长孙无忌更多的是惆怅。
那种感觉,就像是失去了一位推心置的敌人。
就在长孙无忌感慨之际,外面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老爷,宫中来人说,让您赶紧去太极宫一趟,陛下召开朝会了。”
长孙无忌皱了皱眉,随即放下书籍,道:“老夫知道了。”
…
太极宫的钟声敲响,所有接到命令而在门口等候的官员都是神色肃穆,然后井然有序的走进太极宫中。
太极殿内。
今天的气氛十分严肃,李治端坐在龙椅之上,没有乱七八糟的客套话,值守太监双手拿着一块黄色绢布,然后念念有词起来。
其中大部分都是嘉奖萧煜以前的功绩,从贞观十五年入朝开始,到如今永徽五年,不知不觉十几年了。
细细数来,萧煜在朝中立下不少功劳,也难怪能拥有如今的地位。
当然,这次之所以突然召开朝会,其实就是因为萧煜救了陛下一命,这可是大功一件,必须得追封。
之所以召集大臣,是因为封爵必须得经过尚书省同意,如果只有皇帝旨意,而没有尚书省盖章的话,那就是没有效果的。
这也是三权分立的弊端,朝堂不是皇帝的一言堂,如果皇帝压不住的大臣的话,那么臣权就会压过皇权。
当然,如今的朝堂因为李二刚死不久,余威仍在,所以大臣们也不敢做的太过分。
李治看着底下大臣,沉声道:“朕打算给萧煜追封国公。”
“国公?”所有大臣都愣了。
救皇帝一命,这确实是大功一件,但要追封他为国公,这似乎有些为难。
哪怕是一个死人,也不能轻易追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