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帝脸色漆黑。
众臣互相对视,神色奇怪。
整个朝堂,因为严明朗的一句话,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中。
说实在的,虽然朝堂之上,众臣分为了泾渭分明的两派,看似只会溜须拍马、趋炎附势。
可能够在连番的动荡中留存下来的,没有人是傻子。
民间被糊弄的厌恶楚王,他们这些重臣难道还不知道楚王如何了得。
严明朗完全就说出了他们这些人不敢说的话!
于是乎,一双双的眼睛,逐渐聚焦在了楚帝身上。
就看楚帝会不会唾面自干,捏着鼻子重新启用楚王了!
“朕的大楚,难道除了那个逆子,就无一能征善战之人?”
楚帝声音嘶哑,浑身微微颤抖。
众臣连忙低头。
尤其是那些武将,一个个活像鹌鹑一样,缩着脑袋。
即使这些武将里面,原本有几个想要建功立业的,这个时候也品出来了点东西。
连续两拨援军,都败的莫名其妙,大败还来的如此之快。
除了楚帝,即使这些武将,也能看出来,国丈和太尉的争斗,已经延续到了边关之战中!
这个时候冒头,怕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即使是太尉和国丈,这个时候也沉默了起来。
两人已经各输一局,已经容不得他们不谨慎了。
沉默许久,楚帝都快咬碎了后槽牙的时候。
大殿角落,卫良臣越过众臣,跪俯于地:“启禀陛下,如今之计,或许只有和亲了!”
和亲!
众臣神色异动。
楚帝沉默不言。
向一个刚刚献上岁供的藩国低头,既让楚帝自尊心极为受损,又有一种寻到退路的轻松感。
“和亲之举,或许……”楚帝已有意动。
“陛下!万万不可啊!”
“大楚新立,群狼环伺,和亲之举等若宣告大楚衰落!”
“届时就不单单是古兰之祸,南蛮北海,甚至是那弹丸之地的边罗,都会狠狠扑上来啊!”
严明朗一脸复杂的跪伏在地。
“严明朗!你是在说,大楚因朕而衰落吗?!”
楚帝鼻息粗重,已被“大楚衰落”四字,搅动了心火!
“陛下啊!微臣恳请陛下,重启楚王!”
“陛下请看,此乃楚王亲自推演草图,古兰之乱,也确如楚王所料!”
“如今,只有启用楚王,方可重创古兰,重现马踏王庭之举,振我大楚之势,威慑四海,令宵小胆寒!”
严明朗双手捧图,跪俯于地。
楚帝脸色冰冷,打眼看去。
众臣伸长了脖子,脸色怪异。
一张小小的草图上,简单的几笔,就勾勒出了边关战局。
从开战到如今,一切的战况,都分毫不差!
甚至就连这一战最终结果如何,都标注其上。
看的分明的众臣,齐齐的松了一口气。
就连楚帝他自己,都没有察觉,他自己的表情,都没有了一开始的慌乱。
可是心底下,他已经出离愤怒了。
这是在打朕的脸吗?
在嘲笑朕,永远的不如你?
在嘲笑朕的大楚,永远也离不开你?
狂妄!该死!
朕才是大楚至尊!朕才是!
大殿上下尴尬了良久。
太尉眼珠一转,越众而出。
“陛下,如这草图所示,浑楼关会立下大功,古兰终会退去。”
“此为浑楼关将士感念陛下圣恩,上下效命,拼死一战的功绩,也就不需要劳驾大皇子了。”
“臣以为,如今最紧要的,却是要前方抓紧收拢残兵,为战局多加上几分胜算。”
“可!”冷冷的留下一句话。
楚帝只觉得群臣都在看他的笑话,是一刻也不想多待,黑着脸离开了大殿。
众臣神色怪异,沉默的依次离去。
只留下跪伏在地的严明朗,一脸呆滞。
……
浑楼关。
老将薛洪端坐于箭楼。
身后是其子薛戍边,前排一列重甲盾兵。
古兰已经连攻三天三夜,浑楼关却如中流磐石,牢不可破!
薛洪也以老迈之躯,亲自督战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