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笑着说道。
“父皇为什么要杀了这些使臣?”
秦双听到刘伯温的话,顿时大惊失色,大乾现在正处于关键时刻,不管是和世家争斗,还是别的原因,大乾现在应该都不会对周边小国动手才是。
“这也只是属下的推测,要想最快的将所有的争端都展现出来,那么只有战争一个途径,陛下既然已经动手了,那么可以肯定的是,陛下必然会快刀斩乱麻,不会再给几位皇子时间慢慢折腾,毕竟说的夺嫡之争,其实从二皇子和太子相争开始,已经过去三十年了,陛下的耐心也是有限的。”
刘伯温笑着回道。
“你是说,咱们的机会来了?”
秦双突然笑着问道。
“没错,若是战端一开,陛下绝对会让四位皇子各领一军,奔赴前线,那么前线会出现什么问题,京中谁会动手,那便会一览无余,陛下就可以毫不顾忌的将这些世家拔除,借用战争,挑拨大乾百姓的情绪,不管是读书人也好,普通百姓也罢,对大乾的归属感,会让他们忘记很多事情。”
“所以这个时候,只要这些世家稍微有点动作,冠以通敌被灭了,不仅不会引起士林反弹,反而还会被人拍手叫好,等这些世家回味过来的时候,局势已经被陛下全盘掌控,这四位皇子回到京都以后,也会被封为亲王,出京就藩。”
刘伯温说道。
“若真是刘先生所言这般,那就太可怕了,我说的可怕不是大乾,而是父皇,人心,帝王权术,甚至是对大乾的掌控,已经到了一个可怕的程度,咱们这些做儿子的,居然成了他手里的棋子,果然最是无情帝王家啊。”
秦双听到刘伯温的分析不由苦笑着说道,“刘先生,这件事你有多大的把握?”
“回王爷,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过属下今日翻看账目的时候,发现京中米面的价格涨得最快,属下便差人去集市打探,发现京中所有的粮食都被人大量采购,能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两个可能,要么就是有人要囤粮造反,要么就是要打仗了。”
刘伯温回道。
“高顺,高顺。”
秦双突然大声喊道。
“参见王爷。”
高顺听到秦双的喊声,急忙过来了。
“带点人,咱们出去逛逛。”
秦双说完便起身了,不是他不相信刘伯温的话,相反他太相信了。
如今的大乾,既没有天灾,也没有人祸,可谓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片歌舞升平之象。在这样的太平盛世里,粮价怎么会无端上涨呢?
而且,这里可是京城,天子脚下,谁又敢在此地屯集重兵呢?这简直与自寻死路无异!此外,虽然全国各处都有粮食可买,但为何偏要选择购买京都的呢?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即事情发生得太突然,根本来不及去精心策划,而这恰好与秦破业准备动武的可能性相吻合。
所以刘伯温分析的大概率都是真的,大乾马上就要不太平了。
“王爷,莫急莫急,且听属下说完。”
刘伯温见秦双要出门,连君臣之仪都顾不上了,一把拉住了秦双。
“刘先生,请说。”
秦双冷静了下来。
“王爷一定要注意,明日前去接待使臣的时候,千万要带上曹公公和典壮士。”
刘伯温叮嘱道。
“这是为何?”
曹正淳破关的时间应该就是在今天或者明日上午左右,是来得及跟在秦双身边去接待使臣的。他们二人可都是秦双最重要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