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廉轻轻的给李恪倒了一杯茶之后,然后十分平静的说道:
“我虽然老了,但是有些事情我还是能够看得清楚,殿下,这是要彻底的通过其他方式掌握整个大唐的重要的东西。”
李恪没有否认,而是将面前的茶一饮而尽,如同喝了一杯烈酒一般。
两人对视之后,空气之中似乎交织出一片火花,而高士廉也相当的清楚,如果李恪没有否认的话。
那么也就意味着李恪的野心即将成为现实,片刻之后,高士廉问出了他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能否问一问殿下准备怎么做?你可知道李承乾是长孙皇后的儿子,而我和长孙皇后是怎样的关系,你应该清楚吧。”
李恪能够感觉到气氛有些凝固,他当然清楚面前的这个老人在大唐拥有怎样的地位。
也清楚老人跟长孙皇后是怎样的关系,可即便是这个样子,有些事情自己还是必须得说清楚。
于是李恪抱拳,然后用一副晚辈的语气对面前的高士廉说道:
“高爷爷想必也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做官不应该为某一人谋划,而应该为天下谋划,做官不应该为一时谋划,而是应该为千秋万代所谋划,我说的对与不对?”
高士廉眼皮微微的抖动了一下,他怎么都没想到,平日里看似有些懦弱的,李恪竟然能够说出如此雄心壮志的话。
可是说这样的话并不代表就有这样的实力,于是高士廉平静的问道:
“你怎么确定你就一定比李承乾要做的好,你又凭什么认为我就一定得支持你?”
李恪淡淡的一笑,然后信心十足的说道:
“我不知道我是否会比李承乾做的更好,但是我觉得如果我做的够好的话。
您是一定会支持我的,因为这个大唐不是某一个人的大唐,而是整个天下的大唐。
你也是大唐的臣子,而非某一人的亲戚。”
高士廉终于有些坐不住了,他看人面前的李恪,彻底的陷入了沉思之中。
最后高士廉提出了一个致命的问题:
“能告诉我殿下,你的志向是什么吗?如果没有志向,那么何谈大唐的未来,要如何能够让我觉得你比你存钱要做得更好。”
片刻之后,李恪抱拳,然后朗声说道:
“我此生只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李恪借鉴了张载的这番话,但却是每一个读书人内心之中的最高理想。
要知道在古代,每一个读书人都以齐家修身平天下为自己最高的理想。
只是没想到李恪会用这样的言语说出如此让人拍案叫绝的理想。
高士廉彻底的动容了,他竟然兴奋的开始咳嗽了起来。
“咳咳……咳咳……”
旁边的这个老人想要将更厚的狐裘给高士廉披上。
但是却被高士廉抬手给阻止了,老人从来都没见过高士廉竟然露出了如此的笑容。
这种笑容让人觉得十分的陌生,但是又觉得理应如此的感觉。
过了许久之后,高士廉才停止了咳嗽,然后对李恪说道:
“三殿下,三殿下真没想到你竟然能够说出如此的言语,更加没想到的是平时你到底是怎么躲过我们这些家伙的,仿佛一夜之间,你就跟变了个人似的。”
李恪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自己的脸颊,心说可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