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想想似乎也是这样的道理,于是他也不太过分的纠结这个问题。
当李世明说完了这个问题之后,又将另外一个问题抛了出来。
“其实朕今天叫你来,并不仅仅只是为了下棋,相信你已经感受到了,这几天三皇子李恪所做的一切,我有点搞不清楚是他的意图。”
其实李孝恭明白李世民到底要说什么,他所问的问题无非是想问自己关于自己如何看待李恪。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李世民不相信拥有如此才华的人,却甘愿做一个商人。
再说了,如果说李恪真的有过硬的才华,不管是在文坛还是在庙堂。
那么李世民不介意将其变成自己的接班人。
可是这样一来问题又来了,如果轻易的去动李承乾那么自然会波及到整个大唐的朝堂。
甚至会影响整个大唐的安定,可如果这个家伙真的有能力,甚至是超过了李乾承太多。
那么玄武门事变可能会再一次的发生,与其那样子的话不如让让李恪接替李承乾的位置。
至少李承乾还可以落得一个好的下场,要知道他的父亲当初就是因为惧怕换了太子李建成会给国家带来动荡。
所以最后才会出现那样的结果,而且太子李建成也没有容人之量。
总之一句话。在李世民的心中,没有什么立长不立幼的说法,只有能者居之。
因为李世民的心中无比的清楚,就算自己再怎么疼爱李承乾或者李承乾,就算是太子自己将皇位传给他。
他如果没有能力保护得了这个皇位的话,那么迟早都会出现兄弟相残的局面。
而李世民现在是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局面再一次发生的。
所以与其那个样子,不如自己现在选择一次,哪怕有些对不起太子李承乾。
但是也算对整个大唐对他自己都是一件好事。
李孝恭思索了很久之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陛下,我觉得这件事情可以不用那么着急,陛下春秋鼎盛,有些事情太过于着急了反而不好,毕竟陛下的转变有可能会让他们再一次的调整阵营。”
李世民听完了这个话之后,嘴角终于是有了一丝笑容。
如果是换成别人的话,李世民当然不会相信他所说的这番话,而且对方也根本不敢去讨论这些事情。
可是李孝恭却不一样,要知道李孝恭乃是皇帝本家,又是从头到尾的从龙之臣,再加上他的军功卓著。
所以不管是从哪个方面来看,他都是整个大唐,唯一有资格向李世民建议的人。
过了片刻之后,李孝恭再一次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其实陛下有些事情不必如此的纠结,顺其自然就好,而且有一说一蜀王李恪的店子的确是让人觉得相当的意外。”
“高家小女就有一套衣服,臣看了看的确相当的不错,甚至毫不客气的说,殿下的诗和那个阎立本的画都可以单独的称为千古名著。”
当李孝恭的话说出口之后,李世民的神情变得不那么淡定了。
或许别人不了解李孝恭的性格,但是李世民确无比的清楚,李孝恭是一个很少会夸人的人,但是现在他却说出了如此的话。
那就只能够说明,事实的确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