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清是一个绝对的唯物主义者,所以他不相信什么有了精神就可以不用吃饭的这样的鬼话。
所以当李恪将这些东西告诉他的时候,他就已经认为李恪是一个圣人。
而李恪则是淡淡的一笑之后说道:
“你所看到的这些东西不过是最普通也是最简单的东西,以后还会有各种各样的东西,例如嫁接例如什么转基因食物。”
李恪说的这些话他当然搞不懂,可是他却相信李恪所说的一切。
那是因为能够说出农业圣经的人,绝对不是什么普通人。
而李恪则是突发奇想的对面前的黄少清说道:
“你有没有兴趣让你的族人到我的学院去学习一下?当然如果他们只愿意学习耕种方面的知识的话,那么自然也是可以的。”
很难相信有一个学院会有人专门教授这方面的知识,更加让人想不到的是,教授这样学问的居然是李恪本人。
黄少清都想去这个学院读书了,但是黄少清内心也无比的清楚,自己是如何也去不了这个地方的。
因为自己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自己要帮助李恪打造一个商业帝国。
那么就必须源源不断的从北边将东西运往南边,或是将南边的东西运往北方。
商业无非就是从商品的原产地,然后去往另外一个地方卖出,相对应的价格最后再获得其中的利润这就是商业。
至于李恪所用的那些手段,的确是让人觉得叹为观止。
可实际上他依旧逃脱不了商业的本质,只是将商业的某些东西给特殊化了而已。
“殿下这些农作物作,种植了出来之后,我们应该如何处置?”
黄少清之所以会问这样的问题,完全是因为他很好奇,李恪到底会如何处置这些粮食?
如果是将这些粮食囤积起来,然后大赚一笔的话,那么只能够说李恪明的格局并没有表面上的那么大。
可如果李恪只是将这些粮食种植出来之后又不加以利用的话。
那么这些粮食会不会形成生产过剩?
毕竟大唐的人民消费能力是有限的,现在的这些粮食已经彻底的超出了他们的总体消费水平。
可这些东西要知道根据现在的储存水平,根本无法保持多久,所以吃不完的话就会烂在谷仓里。
李恪自然不能够告诉面前的这个家伙,用不了多久,这些农作物就会彻底的拯救整个大唐。
至少能够让百万人免于饥荒和困苦的折磨,于是他只是笑着说道:
“放心好了,这些东西用不了多久就能够真正的派上用场,而且还能够帮助大唐度过一切的难关。”
黄少清听完了这个话之后立刻重重的点了点头,他自然是相信李恪所说的这一切的。
“接下来我要问你个问题黄少清,你的三队到底有多少人?平时会经过哪些地方?最后你们平时会从哪些地方带哪些特产回来,这些东西有没有详细的明细?”
黄少清自然是有这些东西的明细的,于是他让人列了一个详细的清单交到了李恪的面前。
李恪看着这份详细的清单之后,沉默了许久之后说道:
“你不觉得你们的速度有些过于慢了吗?”
黄少清以为李恪不懂他们这一行的详情,所以才说出如此的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