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完全是因为大唐的这个政策,和许多现实问题所导致的。
或许有人会说,大唐盛世怎么会有如此多的人过得这么的困苦潦倒。
这简直就是平常人无法想象的,然而事实就是如此,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少苦了。
哪怕是到了现代如此繁荣的社会,依旧有人会因为很多东西而无法生存下去只是数量上的不同而已。
过了许久之后,李恪看着面前的这些家伙说出了一个让人觉得有些根本无法相信的事情:
“放心好了,让你们去读书,也不仅仅就是读书,你们读书每个月我会给你们十两银子,而考试及格之后,还会给你们十五两银子。”
“但是你们千万不要觉得我拿这些银子你们就可以,在书院里面混下去,首先第一点老师会对你们进行测评,如果你们达不到老师的测评的话,就会被书院开除……”
李恪没有将自己的话说完,说了这个地方,相信是个白痴,也知道李恪话语之中的意思。
如果说他们被书院的开除了,那么接下来他们就没有办法获得其他在李恪手中工作的机会。
要知道李恪现在就连读书都能够开出如此的价格,那么在读书完了之后李恪将会给予更高收入的工作和机会。
而这些家伙在听完了李恪的这个方案之后,立刻就如同炸开了锅一般。
谁能够想到读书之后还会有报酬可以拿,而且每个十两银子,这样的价格相信放眼整个大唐也不会有人能够出更高的价钱了。
李恪之所以会给他这么高的价格,完全是要激励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好好的读书。
同时也在变相的告诉他们知识真的可以价值千金,其实这样做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自己的学派造势。
一旦有这样的一个学派横空出世,并且真的能够学到知识的话。
那么他们肯定会趋之若鹜,这样一来的话,李恪就能够再一次的让自己的门派变得更加的强大。
到时候李恪想要掌握文脉,简直就是一件再轻松不过的事情了。
李恪的想法面前的这些人自然不会清楚,他们只会在乎面前的蝇头小利。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年轻人突然对面前的李恪说道:
“殿下,我不要补助,但是我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田地,当然我也会帮助殿下组织面前的这些人,让他们能够更有成效的去种植东西。”
没想到有人竟然会自告奋勇,而且还主动的放弃了十两银子的补贴。
于是李恪很是好奇的对面前的这个年轻人说道:
“首先问一下你叫什么名字?”
年轻人的脸上充满了敬畏的说道:
“殿下,我叫袁清华。”
“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不要银子补贴吗?”
袁清华给出的答案让人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想跟着殿下一起做。
不管是做什么我都愿意,所以我情愿不得到这些银子。
但是我也要跟着殿下做,而且我还要比其他人做的多才行。”
李恪嘴角微微的翘起,然后对面前的这个家伙说道:
“难道你就不怕我之后,让你们做的事情并不赚钱吗?”
谁知道面前的袁清华,却淡定地摇了摇头之口说道:
“我相信殿下不会骗我的,而且殿下连我们读书都会出十两银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