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
虎牢关火光通天。
叶泽站在八方桌前,嘴里神神叨叨。
下面,是上万的军士。
对于叶泽的举动,他们并不能理解,虽然,他们对神灵也充满了敬畏之心。
这个看似闹剧的仪式,进行了整整大半个时辰。
好不容易等到叶泽祭天完毕,众将领又被叶泽集中到了大账内。
“朕今夜祭天,不出五个时辰,敌军必然大乱,始作俑者袁军首当其冲。”
“朕打算出兵,与敌军正面交锋,趁他们人心惶惶,杀他们个措手不及,诸位将军可有异议?”
叶泽开门见山。
只是这想法,在众人听来,未免太惊世骇俗。
敌军二十万,我军一万,实力悬殊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这种情况下,据关守卫,才是最佳选择。
所以,叶泽的计划,并没有得到众人的支持和理解。
就连荀彧,也无法接受。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道当讲不当讲?”荀彧上前一步,躬身道。
“讲。”叶泽说道。
“敌军屯兵二十万,虽是乌合之众,但毕竟占了优势。而我军,不到一万五,还有五千将士刚经历长途跋涉,体能尚未恢复,此时出战,实在不是明智之举。”荀彧边说,边偷偷打量叶泽的表情变化。
见叶泽面色如常,毫无变化,他接着道:“敌军各路兵马集结,不可能久守不攻,臣以为,我们现在要做的,应该是加强防御,以应对敌军可能发起的全面攻击。”
“依你看,若是加强防御,能否守住虎牢关?”叶泽问道。
荀彧犹豫了一下,摇摇头。
“那朕再问你,是否还有别的方法能在守关之战中稳胜?”叶泽又问。
荀彧再次摇了摇头。
叶泽的连环逼问,问得他哑口无言。
叶泽看向其他人,道:“在座的,可有哪位有良策,能助朕打赢这一仗?”
众人都默不作声。
当叶泽一个个看去时,他们都默默低下了头。
敌强我弱,而且差距太大,根本无计可施。
“既然诸位都不说话,那便依照朕的来做。”
说完,他脸色一正,朗声道:“赵云听命!”
“末将在!”赵云往前一步。
“卯时三刻,你领五千兵马,至敌军营外叫阵,只喊话袁绍军。”
“末将领命!”
“曹操何在?”
“末将在!”
“你领五千兵马,伺机支援,一旦出战的并非袁绍军,你便率兵马迎战,掩护赵云后退。”
“末将领命!”
“荀彧听命!”
“臣在!”
“你率五千兵马,关外压阵,敌军若有两支以上军队参战,你便让士兵喊话,羞辱对方!”
荀彧愣了一下。
但他是聪明人,稍微一想,便明白了。
陛下是想要逼对方一对一。
联军二十万,但每个诸侯只有三两万。直接面对二十万,毫无胜算,可若是分开打,却不一定会输。
“臣领命!”荀彧说道。
叶泽把营中的将领一部分安排给赵云,一部分给曹操,荀彧只带了一些士兵。
这样安排的目的性很明显,参与战争的,只可能是赵云的先锋军,或者是曹操的掩护军。
换句话说,荀彧不会支援他们。
一夜无事。
第二天,天还没亮,伙夫就忙碌了起来。
出战前的伙食,总是很丰盛。
但士兵们吃得不是很香。
原因很简单,吃完这一顿,谁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下一顿。
卯时一刻,将士集结完毕。
赵云军前讲话结束,边带领兵马浩浩荡荡往关门而去。
刚到关下,见一身穿小将服饰的人等候在那里。
赵云定睛一看,差点眼珠子都惊掉了出来。
原来,那不是别人,正是叶泽。
“陛下,您……您这是做什么?”
赵云战战兢兢。
“将士在前线拼命,朕作为一国之君,岂能屈居后方?”
“从现在起,这里没有陛下,只有一员将领。”
“走吧,我们出关去!”
叶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