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天后。
公元前238年08月28日。
原卫国都城濮阳(卫国都城不详,据考古发现,在濮阳一带,故引用至此)。
此时的濮阳城早就是一片焦土。
从09日开始,建国近三百年的卫国敲响了他的丧钟。
仅仅十天时间,大魏和大楚便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战略目标,按照原定的目标占据自己所应该占据的城池。
卫国王室覆灭、宗庙坍塌,王族子嗣被屠杀殆尽,只有少量的侥幸活命,以图东山再起。
卫国仅存的王室子嗣包括原本还在大魏皇朝的卫煌。
沈浪还算讲义气,在卫煌求救的时候,直接派遣一名王境中期,两名王境初期的高手护送,秘密离开大魏。
当然,沈浪也不完全是帮助卫煌。
送两个战力,外加一条丧家之犬,沈浪可以睡一个好觉了。
当大魏的士兵找到卫煌的驿馆的时候,卫煌早就人去楼空。
卫煌对徐小仪简直是恨透了,通过他多天来的探查,才知道,瓜分卫国的计谋原来就是大魏第一客卿徐小仪的计谋。
就是因为徐小仪,才让他好像一个丧家之犬一样的,连家都没了,连国都没了。
以前的他对徐小仪只是怨恨,还没有到达不死不休的地步。
即使他已经派人刺杀过徐小仪,那也只是完成沈浪的命令。
徐小仪死不死,与他关系不大。
此刻,直接将怨恨上升到了灭国之恨,至死方休。
实际上,沈浪之所以秘密放卫煌逃离,并且派遣高手护送,完全就是其父亲沈追的主意。
卫煌带领着三个高手在卫国的街道上晃荡着,打探着一些有用的消息,顺便救一些卫国的旧部。
作为王室旁支的他,本来没有机会成为卫国的王的。
但是现在,卫国的王室全部被屠杀,自己这个卫国的王室旁支倒成了仅存不多的王室血脉,虽然血脉不多,但是最起码还是有一点的。
很多时候,卫煌甚至都觉得,他应该感谢徐小仪,因为有了徐小仪,目前自己的身边才可以聚集这么多的人。
虽然希望渺茫,但是一旦卫国复国成功,他就是当之无愧的王。
卫煌扫了一眼破败不堪的王都街道,吩咐道:“注意隐蔽,争取今天再找到两个……”。
突然,正在吩咐的卫煌身体一滞,因为他看到了一个他熟悉的人,一个他朝思暮想的人,一个他恨之入骨的人正在策马而来。
距离卫煌的不远处,徐小仪、赛乐以及汀三人正在骑着马缓慢的走着,由于这里的道路上堵满了杂物,所以他们走的很慢。
徐小仪三人没有和大队人马一同行走,而是出了大楚之后,直接与使团兵分两路,他们三人先行到了这里。
使团的人直接去大魏复命。
看着一个个啼哭的小孩,还有流落在街头的乞丐,徐小仪的内心深处的一处柔软好像被刺痛了一下。
虽然已经预计过伤亡,但是真正看到这里的触目惊心的场景的时候,还是让他的心里有些许的难受。
这一刻的徐小仪更加坚定了自己和嬴政制定的一统天下的策略。
消除战争,然后利用自己的人类历史精华图书馆,不出十年,肯定可以创造一个太平盛世。
不过,当他在经过几个人的时候,他却看到了自己的熟人。
虽然对方故意的将自己的头转到了另外一边,但是自己的间人识别技能却是很轻松的辨别了对方的身份。
徐小仪有些疑惑,这里是卫国,为何能识别卫煌??
想来想去,最后只能以现在这个地方是大魏的国土来解释了。
徐小仪眉头一挑,计上心来。
这个卫煌必须处理掉。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卫煌这样眼里只有仇恨的人太恐怖了,必须除之而后快。
有了主意之后,徐小仪带着赛乐二人直接来到了原来卫国王宫的位置。
此刻驻守在卫国王都的一个将军名叫桓正奇,是大将军白圭的手下。
桓正奇听到下人通报是大魏第一客卿到来,赶紧出门迎接。
如果只是大魏第一客卿,桓正奇当然不会这么的客气。
这么客气只是因为徐小仪还有另外一层身份——大将军白圭的女婿。
“在下桓正奇,见过徐大人”,桓正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