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
郭德刚陪着金闻声坐在一边。
整个后场可以说是鸦雀无声。
为什么?
要说王月波的《雍正剑侠图》也好,李京的《西游》也罢。这些书都不知道被多少个评书先生演绎过了。
耳自染的,这些个绿林好汉、恩怨情仇、或者是神话传说他们哪怕是在电视、广播、甚至书上自己都看过,听
过。
虽然评书听的是“赞儿”(说书人的观点)但实际上整体的故事情节都大差不差,最多是从不同角度切入,让观众
感受一下在熟悉之中获得些许的新鲜感。
就比如李京的《西游》,不管怎么样,这猴子都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还是会被如来佛压到五指山下
最终还是会保着唐僧西天取经。
这是必然的结果。
名著虽经典,可这书从一开始说,开头和结尾就已经注定了。
但吴潇白这本不一样。
第一,众人没听过。
这不废话么,故事讲的是吴家先祖的事情,满天朝知道的人不超过十个。
并且写这本书的人来头还很大。
可是大名鼎鼎的蒲松龄
光是这个喙头,就足够提起众人的兴趣了。
第二,吴潇白可以从中医的角度为大家解释很多事情,而且这一段儿书虽然内容没进多少,但闲白儿当真是唱念做
打样样精通,那打油诗也好,一些观点也罢,听的真叫人拍案叫绝!畅淋漓
第三,故事还特别新鲜。有点港台鬼片的味儿同时,扣子埋的那真叫一个妙。每次吴潇白都卡在一个点子上,利用
“书评”承前启后,承上启下,越听,你越想知道下面是什么…
挠的人心里痒得很。
了。
心思全沉浸在这段故事情节之中。
太好奇了!
蒲松龄笔下,这孩子的先祖到底什么能耐?
什么来头?
他说的这些是根据文中的故事自己添的还是杜撰的?
哎呀…
太好了!
太好奇了!
真叫人欲罢不能!
“师哥,回头您和潇白说说?给我瞧媽那本书成不?今天说不完,我要是在看不到故事我估计回头都睡不看
觉。”
郭德刚对坐一边抽烟的于抓耳挠腮的说道
于谦哈哈一笑:
“哈哈,行,回头我先去看看,看完了在给你。”
前场,吴潇白还在缓缓讲述
而对于这些虚症,中医除了有警如治疗百邪颠狂所为病的”孙真人十三鬼六”,或者是药主爷的《备急千金方》里
的推拿之术,亦或者是其他中医总结的某种专治某样病症的药、散、丹、露之流。还有一类大药,专治鬼病。就如同现
实中我家先祖曾用的大药治疗蒲松龄的昏睛之症那般。此类药物,因有驱鬼通神之能,故皆被称为“太乙大药”!而太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