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南升则因将门特殊,升任状下发的很快,让江海一度怀疑这厮是老皇帝的的心腹,试探后发现是家中走了关系,虽已经没落,但卫家终究是在军中认识些老将。
其实,卫南升是的话,反而更好,很正常,不是那便是自己真的幸运,相处这么久,卫南升的忠心不容置疑,但凡有点异心,现在依旧是渔阳守将。
“程元倒是幸运,当初灵机一动把木盒子给了他,反倒是有了功劳,崔致远不要,程元刚好用来立功。”
“杨金忠和孙兴怀就有些玄了,我需要多写几封信,主将不行就副将,副将不行就先锋大将,总能插入一颗钉子,山哥儿也要在军中有个先锋大将的职位。”
“周将军当时说欠我一个人情,现在只能厚着脸皮用了。”
江海立刻写信谋划,周家、李明月,以及江海的最强人脉,当今圣上,只需说说自己的烦恼就好了,这样既能告诉圣上自己做的事情,又能变相的请圣上帮忙。
江海恨不得把自己的底裤颜色都写进去,把每个人都写的很详细,优点,缺点。
江海现在感觉老皇帝的回信,算是一场变相的授课,老皇帝每一次都能指出江海计策中的漏洞,加以弥补,又给出给出很多建议,只谈计策本身,不谈事件。
让江海受益匪浅。
现在聊得更丰富,兵法之策,江海懂得不多,但会背三十六计,大多只知道名字,不知道故事典故,只能凭借自己的理解来说,加上奇思妙想。
多是上一世断断续续知道的案例,这位圣上则不同了,只看江海写的大致内容,就能领略其中精髓又重新分析其最精妙的用法。
老皇帝李乾坤惊讶于江海的潜质,虽不知江海从什么地方看的兵书,理解的歪门邪道,但是颇有慧根,起了培养的心思。
后来听闻江海领悟了军阵,真正的心动了,直接送上了万象乾坤战阵。
实际上没报太大的希望,曾让很多人试过,聪明到极致的,能完全理解,却不能领悟其精髓,能领悟的却毫无统兵之天赋,苛刻的条件达不到,就无法释放使用。
李乾坤在传承军阵上最后写了一个缘字,便是认为,心智,天资,都不是必要条件,在于机缘,机缘乃天定。
想到这些江海写道:敬禀陛下,臣下认为,欲学习万象乾坤战阵之道,机缘、资质固然重要,然更在于积累与实践,厚积薄发方为正途。
臣将其划分为诸多阶梯,使每一步皆显简易,化简为繁,臣自恃资质尚佳,有十足信心学会此阵,届时望陛下勿惊。
微臣恭请陛下圣鉴,愿为陛下分忧,为大唐效力。
江海认为万事万物都可以厚积薄发,甚至感悟意境,武道功法、武学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积累。
就如意境,想要领悟就要专注,分析其意境,冰之刀意,就要先分析冰的组成,理解透彻,把领悟的过程无限的细分,就算是资质愚钝之人,都能领悟成功。
顿悟亦是可以厚积薄发的,刻意的营造顿悟的氛围,不断的积累,走向顿悟,最终只需要一丝灵光,哪怕只是个微尘,都可以激发顿悟。
这世上,哪有什么简单而不劳而获就能做成的事情,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江海写完落笔,整理好,立刻派人寄出,这都是自己的真知灼见,没有一点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