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自言自语道,“陛下属意宁王殿下倒也合乎常理,毕竟现在他母后是皇后娘娘,一国之母,他是正妻嫡子,身份也算匹配。宁王殿下他。。。也算是个很好的人选。”
只不过他语气中还夹杂着一抹失落惋惜的情绪,“我只是替燕王殿下不值,明明他才是最好的。”
秦臻看着两个人都认为燕帝心中属意的是宁王,突然觉得沈暮宸有伴儿了,终于不是他一个人做大冤种了,沈少白那小子也被拖下了水。
她向着二人道,“你们还记得我说过一句话吗?”
杨慎和裴琰目光齐齐投向她。
秦臻道,“谁藏的最好就是谁。”
杨慎还有些迷茫,裴琰却是瞬间懂了,难怪他刚刚觉得哪里不对,秦臻提醒了他。
“这是陛下的障眼法啊。”秦臻感慨。
“宁王殿下和秦王殿下的人现在分列一甲第二和第三,这定然会给朝中大臣一个信号,这两人是陛下心目中的人选。”
杨慎疑惑道,“难道不对吗?”
秦臻道,“对,只不过这是陛下为了藏一个人而设下的假象罢了。”
“你是说。。。?”杨慎今日有太多的意外,这会儿也没什么不敢想的了,他顺着秦臻的思路推断,谁藏的最好就是谁。
那么燕帝把谁藏起来了?
考生的名次耐人寻味,一甲三名一位态度中立,一位是宁王的人,一位是秦王的人。
不出意外,燕帝是想拉这两个儿子打擂台。
裴琰中立名次为二甲第一。
谢麟,依着杨慎对他的了解,此人的才学绝对不输裴少卿,甚至还有可能略胜一筹,也不可能存在殿试发挥失常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谢麟竟然排在了二甲,隐在了一甲的光芒之下,这就耐人寻味了。
按照秦臻的论断,算下来只有一种可能,谢家是一直以来被藏起来的那一个。
谢妃,燕帝的原配。
对邺之战中,在燕帝沈明舟最需要兵力支持的时候,自降身份,让出正妻之位,成全他与林家的结合。
而大燕立国之后,沈明舟又扶植了裴家,另立新后。
这位原配份位一般,仅仅是妃位,谢家乃是清流也十分低调,对此毫无异议。
沈明舟待她并没有显示出格外的偏宠,在深宫中,她的一方天地好像是被保护起来的世外桃源,远离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她的日子与世无争岁月静好。
谢妃与沈明舟起于微贱,又默默陪伴他走过了艰难坎坷的岁月,原来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这位原配依旧是他心头挚爱。
他将谢妃母子保护的很好。
但看起来沈逸清对此却毫无知觉。
“魏王殿下?”杨慎觉得这个结论有些离奇,但是仔细想想,沈逸清儒雅和煦,但论起身份多少有些尴尬。
毕竟现在裴后是正宫,已故的林后也是正宫,谢氏也勉强算是原配。
秦臻点头,“现在看来,八九不离十了。陛下这是想要故技重施,不出意外,这次殿试应该无人,又或是极少人举荐阿宸,其余几人都会又不少举荐者。”
“陛下将裴家和秦王放在了擂台上,想扶植秦王来对抗裴家。鹬蚌相争,谢家坐收渔利。”
杨慎沉默半晌道,“陛下真的这么狠吗?这些可都是他的亲儿子。”
秦臻嘴角一扯,“那又怎样,林氏一族都灰飞烟灭了,林后入邺为质,死了多少年都换不来一个封号,阿宸他又被物尽其用立作箭靶子。咱们这位陛下,说他有情,他对身边之人是真的无情。说他无情,他对谢氏又足够专一长情。他的情都给了谢氏一人,其他人付出再多也是枉然。”
杨慎怅然若失,只觉得他心目中燕帝那英明神武的形象正在慢慢崩塌。
裴琰道,“陛下他首先是一国之君,天子无家事。其次他也是常人,也有七情六欲,自然也会有偏袒。”
杨慎心中五味杂陈,“陛下真是复杂。”
秦臻认可这句话,“毕竟人性都是复杂的,你觉得陛下他推翻了大邺建立了大燕,靠的仅仅是武力吗?”
杨慎斜睨着她,“我看你对燕邺一战分析的还挺轻松,没有一点国仇家恨的自觉,你这不肖子孙!大邺祖先若是泉下有知,非得被你气活过来。”
秦臻回他个白眼,“我谢谢你啊!我就是个废物,每天只想躺平混吃等死,没有半点志气。再说了,祖先他们手握兵权都摆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