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江海说了声:“谢谢,王老!”就匆匆离开了。他知道这个时候,装一部电话光是初装费就需要五六千元,还得排队等待。江海回到四合院,已经是中午,带着柳姐去邮电局交了费,工作人员让他们回家等待,中午吃饭的时候安装工人来了,不到半小时就安装好了。江海留安装工吃饭,安装工婉拒了,柳姐递给十元,说算是请的一顿便饭,工人收下后走了。佳茵和两个店里的人先后回来了,江海给赵叔的一个电话,告诉了这里的号码,柳姐先后又给卫东、林静怡、文新打电话告诉了号码。大家一起动手,简单地做了一顿午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佳茵从自己的房间出来以后,对江海说:“通过房屋中介,看中了一套四合院,比现在的稍微大一点,包括中介费需要两万一千元。”江海说:“吃过午饭,柳姐带上钱,我们再去看房子。”
佳茵看中的四合院是一个三进三出的大院子,先前是街道办、区教委、交通局三家办公的地方。这里的建筑风格保留了传统的四合院特色,院子里的房屋保存得非常好,红墙绿瓦,雕梁画栋,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氛围。
院子的大门是朱红色的,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显得十分气派。进入院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敞的天井,地面铺着青石板,有许多石板已经破碎了,四周是古老的石头砌成的花坛,里面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虽然已经凋零,但是可以想到春天百花盛开的胜景。
天井的左右两边是厢房,厢房的门窗都是木质的,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显得十分古朴典雅。厢房的内部空间很大,每个房间都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可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天井的正前方是正房,正房的面积更大,里面有客厅、卧室、书房等多个房间。正房的装修风格也非常古朴典雅,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气息。
院子的后面还有一个后花园,里面也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现在早已枯萎,在寒风中伫立着,还有一个小池塘,里面可以养金鱼种荷花,不过现在是空的。佳茵觉得这个四合院的三进三出的格局非常适合开私房菜。第一进可以作为接待客人的地方,开设茶室、洽谈业务,厢房可以成为一个个独立的包间,第二进可以作为餐厅,第三进可以作为厨房和仓库。这样的格局可以更好地保证食客的隐私,同时也可以让食客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因为有中介让江海他们少了不少事,签完售房合同,交过款,后面的手续由中介去办理。拿到钥匙三人很高兴,围着房子转了几圈,锁上门,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莫雨瑶带着李思琪五个人在王府井的店里,往外搬柜台,李姐也和莫姐一样做着同样的工作。祁梦泽去联系旧家具店,卖柜台。大家一直忙到了下午五点多钟,才将墙面挂衣服的架子处理好。回到四合院,一个个精疲力尽。
柳姐他们进门后看见大家十分疲倦,告诉大家她们今天就可以到自己的房间里休息,柳姐给大家分配好房间,大家立即去洗漱。梁芬、张姨、温姨在厨房里忙着做饭。吃过晚饭,大家立即回屋休息,因为晚上等李成来了以后,还要去店里上货。
晚上十一点刚过,门外就传来了喇叭声。大家一看是李成他们来了,先让五人去吃饭。梁芬看到那雨薇、江川、王丽芳,让他们到餐桌旁坐下来准备吃饭,饭菜端上来,五个人迅速吃了起来。吃过饭,梁芬留下了江川、那雨薇和王丽芳,其余的人先去朝阳店卸货,卸完后,大家帮着把衣服挂在靠墙的衣架上,全部处理停当以后,又马不停地赶往王府井,等到大家回来以后已经是凌晨两点了。
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两家店如期开业,四合院锁上了门,所有人一分为二,赶往王府井、朝阳去的店里。店里暖气很热,佳茵、那雨薇、柳姐、李姐、莫雨瑶、江川、江海和店员全部换上了运动服,新款的运动鞋,梁芬她们穿着崭新的羽绒服都在店里帮忙,店里人头攒动,楼上楼下全是顾客,他们不断地称赞衣服款式新颖,色彩光鲜。刚开始新店员手忙脚乱,过了一会,大家渐渐地开始适应了,李成、魏景元分别在店外组织顾客有序地购买,柳姐、莫姐在店里当起了收银员,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给大家分发江海他们在杭城印制的印有佳茵画像的彩色日历。中午的时候,都是两人换班到外面就近吃饭,钱是店长发给大家的,销售的盛况一直持续到下午下班以后,所有的人,几乎都是连轴转,没有休息的时间。
江海看到还有顾客不停涌来,让店员挂上了暂停营业,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