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的锤炼,更是向世界宣示,我们不仅在战场上具备强大实力,更有足够的信心和决心去面对任何挑战。”
“所以,鬼子急了,他们恐怕比咱们还迫切想要决战。”宋廉笑着插话道。
陈望点了点头,目光一转,看向窗外的战场,语气沉稳道:
“即便日军竭力反扑,但随着我们军力的不断增强,他们也只会愈发感到力不从心。
而我们,正是要在这个关键时刻,迎接历史的机遇,打破他们的幻想。”
在陈望的眼中,似乎能够看到未来的图景。
日军的嚣张和自负,终将因为华夏军队的崛起而崩溃。
今天的开封,今天的华夏,已经不仅仅是防守,而是在为未来的胜利做准备。
李总轻轻点头,赞同道:
“陈总司令所言极是,日国不过弹丸之地,再加上日军的老旧观念和固有思维,注定会成为他们败北的根源。”
而在短暂的寒暄之后,双方便进入了作战会议室。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开封城的市民和前线的士兵们,热情丝毫没有减少。
不仅如此,外界的记者已经在指定地点等候,准备报道陈望的到来。
而为了振奋军心,同时在心理上打击日军,陈望随即按照惯例,在开封城的新闻发布会上,接受采访,并准备发表一番讲话。
当记者们看到陈望走到发布会现场时,整个人群立刻安静了下来。
镜头的闪光灯瞬间亮起,媒体的声音几乎没有间断。
陈望一如既往地穿着简单的军装,脸上没有过多的表情,却让人感受到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质。
他站到讲台前,微微低头扫视了一圈记者,眼神坚定。
“国难当头,十分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到来。”
陈望首先简短开场,随后便进入了正题道:
“今天,我站在这里,并非为了炫耀任何过去的成绩,而是为了向所有关注华夏、关心我们胜利的朋友们宣告我们的决心——华夏必胜!”
此话一出,台下的记者们迅速反应过来,开始激烈地拍照。
陈望没有急于继续讲话,而是静静地等待了一会,给自己和在场的每一个人一点时间来消化这句话的分量。
“今天,华夏站起来了,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有强大的军队和先进的武器,更是因为我们有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和强大的内部凝聚力。”
陈望的声音在会场中回荡,记者们纷纷将镜头对准了他,专注地聆听着这位年轻的指挥官发表的每一句话。
“过去的屈辱已经成为历史,而今天的华夏正在复兴。”
陈望停顿了一下,继续道:
“我们已经通过行动证明了自己,正如第一兵团在短短几个月内完成了战力的快速提升一样。
我们的军队、我们的战士,已经足够强大,不仅能在战场上击败敌人,更能在各个领域实现自我超越。”
台下的记者们,几乎不停地记录,所有人都知道,这场发布会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新闻采访,更是陈望对国内外世界的一次宣言,他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报纸上,意想不到的卖点。
“关于战争,我们早已做足准备。
敌人或许觉得,我们在经过几年的动荡后已经不足以成为威胁,但他们错了。
我们的军队不仅仅在战斗力上具有优势,更在战略、指挥、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
接下来的北伐大战,我们有信心,一定会胜利!”
“胜利!胜利!!!”
“一定胜利!一定胜利!!!”
话音刚落,台下响起了一片掌声,记者们纷纷向陈望投去敬佩的目光。
他们深知,这位指挥官不是在说空话,他已经通过无数次的战斗和决策,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和决心。
有一位年轻的记者举起了手,提问道:
“陈总司令,您在这里宣布必胜,是不是意味着华夏已经有足够的力量打破战争的僵局,重新掌控局势?”
陈望微微一笑,目光深邃道:
“是的,我们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落后的国家,我们的军队经过数年的积累,不仅装备现代化,战术也更加精细化。
我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了强大的战斗力,虽然敌人仍然强大,但他们的防线已经在逐步崩溃。”
此时,另一位资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