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赵建国呢?”盛夏看着李招娣,“我回来大半天了,都不见他来找你,我记得我走之前,他一天能往后院跑八百遍。”
殷勤程度都快赶上江寒了。李招娣头也不抬:“他去矿上帮忙了。”盛夏眼皮一跳。再看李招娣冷淡的反应,她收了笑容,凑近李招娣问道:“你两吵架了?”李招娣笑了笑:“分了。”“分了?!”见盛夏震惊意外的表情,李招娣反而乐了:“对呀,分了!而且你不是也不看好我两在一起吗?”“不是,我看不看好是我的事,你两好不好是你们的事,你这……”盛夏想到什么,吞了口口水。“该不会是因为我走之前跟你胡说八道的那些话吧?”盛夏可是看得清楚,李招娣就是个口是心非的小姑娘!嘴上说着没了赵建国无所谓,什么搞钱最重要,实际上可喜欢赵建国了。每次看到赵建国,嘴巴都快咧到耳后根了。她也不怕别人说闲话,天天帮赵建国洗衣服做饭什么的,反正都知道两人在处对象,多正常啊!人宋知秋不也对周泽溪这样吗?谁要说她,她就拿宋知秋做盾牌怼回去。大伙儿怕得罪宋知秋,自然也就没人嚼舌根说李招娣的不好了。这么殷勤主动,比谁都珍惜这份感情的李招娣,竟然跟赵建国分手了?!“咋回事?就因为宋知秋?”“也不全是她。”李招娣叹了口气,“是他家里不同意。”“啊?不是说他家里很高兴吗?”“是,一开始是很高兴。”赵建国把他和李招娣处对象的事跟家里说了,赵家人都高兴坏了。他们可是看着李招娣长大的,小姑娘勤快性格好,贤惠大方任劳任怨,吃得少干得多,去哪里找这么傻的媳妇呦!何况赵家也人口多负担重,病的病,弱的弱,小的小,而且还是在城里,生活更难了。如今全靠赵建国下乡寄来的钱和粮食那些,日子才好过了不少。赵家不是没想过,叫儿子回城里来。可咋回?一是没关系,你调不回来不说。二是你回来了,家里人吃啥。总不能都喝西北风吧?他们也知道,这样对大儿子不公平,他们也心疼,可你有啥办法?世道就这样了,日子难过,把人逼到了这一步。但凡有一丁点法子,谁愿意骨肉分离。何况就赵家这情况,根本不好找对象。城里但凡好过点的人家,谁舍得把女儿嫁过来吃苦受罪?现在好不容易和李招娣处对象了,他们比谁都高兴。尤其两人处对象后,连李招娣都给赵家邮东西寄钱啥的。赵家瞬间宽裕了不少,对李招娣就更加满意。结果没开心两天,李家的人知道消息了,直接打上门来,说赵家亏人。她家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好不容易在乡下挣工分有钱了,还没给自个儿家里寄钱邮粮食呢,你赵家凭什么收? 顶着老好人的皮子,专门儿捡现成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我呸!什么处对象,我看就是想骗钱。吃了李家多少你就得给我吐出多少来,否则咱们就去居委会评理,看到底是谁家亏人。街坊邻居不戳断你赵家的脊梁骨才怪!李招娣的妈嘴皮子厉害,刻薄恶毒,整个胡同没人是她的对手。赵家被闹了好一段时间,赵父都气病了。最后没办法,赵建国的老娘做主:分,两人必须分!他们再喜欢李招娣,经过李家这么一掺和,李招娣就是千好万好他们也不敢要了。好巧不巧,赵家一个亲戚,跟赵建国的年纪差不多,跑来说亲。原来他家姑娘到现在还没结婚,就是看中了赵建国踏实能干的性子。本来想早点来提亲的,没想到赵建国下乡了。只能算了。结果那姑娘运气不好,说了好几次亲都没成。有一次都订婚,眼看要结婚,男方却出了意外,小伙子上班的时候掉进沟里给淹死了。就那么巧。从那之后,姑娘命硬克夫的名声就传了出去,更加没人敢要。这不都耽误到了二十三还没对象。那家人听了赵家的事,赶紧跑来说亲。反正赵家条件差,没人愿意把女儿嫁给赵建国,现在李家来闹事,他女儿不正有机会了?原本赵家不同意,但那家亲戚条件好啊。女方虽然长相不咋地,可是有工作,光是这点都不知道比李招娣强了多少倍。而且人家家里说了,只要两个孩子能结婚,以后赵父的药钱他们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