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他那个不成器的逆孙就没叫人省心过。
先是跟顾家那个少爷闹矛盾,要于老说两人都不是个好东西,各打五十大板好好教育就对了。偏偏老太太不依,说于小少爷吃了亏。于是背着老头子去了顾家,要给孙子讨个说法。顾家没法子,只能当着于老太太的面把自家小子狠狠揍了一顿。外加一通赔礼道歉,这才平息了老太太的怒火。顾家知道于家不好惹,心疼孩子的顾家为了避免后续麻烦,果断把儿子送去乡下插队当知青。就当是躲风头了。正好吃点苦受点罪,叫他长长记性,知道什么人能惹什么人不能惹。不求他为家族带来荣耀,只求他别拖后腿被人算计就行。这事过后,于老自然把小孙子狠狠训斥了一顿。没想到那混账安静了两个月,不知道怎么又人石家的人给闹了起来。石家可不像旁人。虽然泥腿子出身,架不住人家会打仗,早些年立了大功,又是开国将军,加上现在的当家人石达昌不畏强权,不容小觑,跟人家杠上,吃亏的只能是自己。于老太太也知道小孙子这次闯了祸,没办法只能打电话求助老头子。“我知道你想甩开我们跑到那鸟不拉屎的地方躲清闲,可现在人家都要抄你家了,你还躲得下去?我可告诉你,你要是不回来救你的金孙子,明天就等着给我来吊唁吧!”于老气的脑壳嗡嗡作响,心肝脾胃肾都在疼。再气愤,再恼怒,最后还是回京城去收拾烂摊子。倒不是因为老太太的威胁,而是于老也担心这件事闹大,会影响到于家。毕竟于家除了那个混账,还有其他子女。他的那些孩子纵然没多出彩,也都颇有建树。他总不能因为一个孽障,毁了整个于家。这也是为什么于老说的好好的,要参加盛夏的婚礼,结果没去成的原因。当然,有些事于老并没有细说,也不好说。只是大概的,隐晦的提了一嘴。然而盛夏是个人精,于老说的再隐晦,她还是懂了于老的意思。并通过蛛丝马迹,发现了新线索。“您说的这个顾家……”盛夏试探道,“说起来也巧,我们知青点两月前来了一位大少爷,姓顾,也是从京城来的。”于老笑道:“就是他。其实我去王家村也有私心,除了参加你的婚礼,也想瞧瞧那孩子在村里过的好不好,都是锦衣玉食的大少爷肯定没吃过苦,何况这事又不全是他的错,要不是我家那个小混账主动招惹,对方也不会动手。”说到底,还是他们于家太过分。盛夏笑道:“我看他过的挺好,估计家里打过招呼,村长也吩咐村里人不要为难他,加上他也不是个爱找事的,人缘还算不错。只是一天到晚都泡在矿上,我之前去看过一次,倒是放得“哦?”于老眼底划过一抹意外,“这么说他倒还长进了?”要知道这位顾家少爷在京城的时候,天天就知道吃喝玩乐。也是个令人头疼的主。不过人家嚣张归嚣张,却也不轻易给家里招惹麻烦。 没想到下乡后还变乖了。于老忽然明白顾家当初把人送到乡下的意图了。这哪里是惩罚,分明是想保护儿子,想要儿子成长起来。从盛夏的描述来看,顾家的心血没白费。其实连盛夏都好奇呢,作为男配的顾伟东,不想着追女主,一天到晚泡在矿上搞事业。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脏兮兮,一点也不像原文描写的大少爷。不过剧情发展到这里,早就崩的亲作者都不认识了。男配开始走事业路线,也没啥稀奇的。“您说的石家,也是很厉害的人家吗?”盛夏想起了石海,他就很有背景,而且从交谈中可以看出来他家应该也是从武的。既然于老都认识顾伟东,那万一他说的石家,跟她认识的石海也有关系呢?果然就听于老笑道:“你当初去羊城碰到了一个叫石海的臭小子,对吧?”盛夏点头。“他就是石家的小儿子。”嚯!“这真是……巧他妈给巧开门,巧到家了!”盛夏心想,小说套路诚不欺她也,还真被她给猜对了。世界真xx把小啊!兜兜转转全都是熟人。于老被盛夏给逗笑了:“你这丫头还真挺幽默,怕是从津城来的吧?瞧着小嘴跟说相声似的!可不就巧了么。”盛夏笑嘻嘻:“您要是喜欢听相声,我现在就能给您说两段。”当初在现代的时候,为了哄老太太开心,她专门去学了。用老太太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