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毕竟,武考的机器人难度也就那样,基础扎实的学生,都没问题的。”
可有一句话,中年人却没说……
如今的学生,不,不只是如今,过去也一样。
很多人的基础并不扎实。
武学学习起来又苦。
所以,很多人都是得过且过,能够“及格”就行了。
寻气桩感受到了呼吸、筋肉的关系。
合格。
然后就扔下了。
寻筋法,练熟了,能按照要求找出一些大的动力链。
合格。
然后也扔下了。
之后——
整劲、柔劲、刚生。
同样如此。
“合格”万岁,只要不影响升学就可以了。
所以,“也就那样”的武考,却能拦下一大批学生。
“苏晏应该会是今年的高考状元……
“我实在想不出,能拦住他的点在哪里。”
校长很是自得。
中年人的目光却始终在苏晏的身上。
此时,苏晏已开始练习寻筋法的第二式:
左右旋身拧腰胯,合掌再分聚头顶。
这一式是第一式“展臂分山夸五丁,翻掌撑天顶虚灵”的基础上的延伸。
双臂张开、平举,双脚不动,身体便开始往左、又拧腰旋转。
苏晏的这一式练得极为纯熟。
他一拧腰、转身。
竟然硬生生的将躯干拧了一百八十度。
脸面向了后方。
然后。
身体拧到了极限后,手臂却继续合过去。
贴着胸,摸到了另一侧的手臂。
他贴着胸的手臂竟然是直的!
掌心正盖在臂弯上。
中年人说,“好强的柔韧性,身体竟然可以转到这个角度,手臂贴胸可以打直。”
校长说,“这都是基础功夫嘛。”
紧跟着,苏晏就缓慢的将贴胸的手下移,以肩为轴,向后旋转。
他的动作无比的柔美,手臂就似无骨。
当手臂自后平举。
另一条手臂就跟着一起向头顶合去。
两只手便合在了一起。
“沙——”
双手一合,又彼此错过。
又继续自己的轨迹,变成了一前一后的平举。
只是刚才的前手变成了后手,后手变成了前手。
接着,身体就朝着另一个方向转去。
又是一样的动作。
自然。
柔和。
整个动作充满了一种说不出的娴静。
中年人都不觉被感染了。
不知不觉。
苏晏就“左右旋身拧腰胯,合掌再分聚头顶”四十九次。
动作一变,就转成了第三式:
腰胯一潜,却是屈腰挺背,双手手掌内勾,手掌向内,指头的方向对着身体。
手自前方,用手腕接触到了地面。
双腿却绷的笔直。
一双脚只是以后跟触地,整个脚掌都向上挑起,脚趾一根一根张开、后屈。
手背却正好是垫在脚掌下,脚趾却正好踩在了手腕上。
手、脚虚接,只是接触,却并无力量。
头、颈奋力后仰、拔伸。
这一式,是“折腰挺身立四柱,伸颈拔首贯天门”。
要点便是臂、背、腿皆直,手足内勾,绷紧筋肉。
唯有腰是弯折的。
这一动作,重在一“耗”字,“耗”便是功,功出于耗。
苏晏来来回回,耗了许久。
中年人、校长二人就一直在看。
紧接着就是第四式:
苏晏的头一缩,颈部一收。
背也随之一鼓。
整个人的脊柱都拱起来,形状就想是一个圆润的拱桥。
双臂也由肩带肘,向后一展。
小臂随着抬起的动作,弯折下来,伴随双肘一提,就变成了一个“m”形。
双脚也在同时松了劲,脚趾落于地面,再一抓。
脚后跟在抬肘的时候一起抬起。
只是前脚掌、脚趾立在地上。
膝也自然弯曲。
整个人一下子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