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礁盘。
钓船长度四十米,区域跨度远,船头船尾钓到完全不同类型的海货很正常。
此时,颜大俊刚把海鳗放好,回头电绞竿就再次有了动静,上鱼的速度明显比旁边人要快一截。
在水底有鳗鱼群的情况下,他那七十多幸运值已经开始发力,慢慢将差距拉开。
按下收线按钮,电绞轮的反应跟刚才如出一辙,同样的僵持如同挂到地球,但拉扯片刻后,屏幕数字就飞快跳动,这一眼就能看出是钓到了海鳗。
很快,又是条一米出头的康吉鳗。
康吉鳗比较粗大,看起来肥,但一般不会长得太长。
一米出头大小的其实并不多见,七八十厘米的都算比较大号了。
他这幸运值加持下,不仅上鱼速度快,连他钓的个头都会是鳗鱼群中最大的。
“大俊这边第二条了,感觉我们晚上能钓不少,说不准鱼鳔真能凑出一斤干的来。”庞天伟看到扭动的海鳗笑道。
不过鱼鳔的事情他显然就是说笑,主要表达的是晚上他们能钓很多鳗鱼。
特意晒制鱼鳔,他们才没这个闲工夫。
一条两条海鳗还不够吸引人,但一条接着一条根本停不下来,消息走漏,原本以为占了船尾好位置的钓鱼佬们一个个都按耐不住了。
机灵的都纷纷拿着鱼竿往船头钓位跑。
等颜大俊他们三人旁边空着钓位都被占满时,他已经钓了大半箱的鳗鱼,已经快装不下了。
几乎条条都是一米的,数量起码二十来条,相当夸张。
而庞天伟和杨司加起来都比不上他,甚至只是堪堪超过了他的一半。
两人大呼离谱,有差距也不是这么差的。
只是随着船头挤满了人,颜大俊钓鳗鱼的效率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原本几分钟甚至下竿就能上一条,现在十几分钟都不一定有动静。
人一多,大家各自钓那么一条,水底的鳗鱼数量都能骤减。
过了大半个小时的颜大俊好不容易钓上一条,结果只有半米出头。
这让他意识到这边的鳗鱼应该被钓的差不多了。
“走走走,我们收拾鱼竿先去船尾占位置,鳗鱼被钓的差不多了。”
颜大俊手搭在旁边两人的肩膀上,将他们脑袋聚拢低声道。
这会大多数人都跑来船头了,船尾刚好空出不少位置。
他们占了先机先去抢位置,不然等船头人感觉到没鳗鱼后就迟了。
后面没位置,船头没鱼,到时候就只能早点回去洗洗睡。
船长可不会因为这点特意启动钓船换位置,他只会建议大家租小船去玩拖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