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线就得无限加粗,还不如干脆用钢丝子线。
他今天的幸运值,遇到大鱼的概率可是相当大的,而且也不怕鱼不上钩。
庞天伟说的地方距离岸边挺远,开了足足半个多小时才到。
此时他们距离远海专属经济区也就二三海里。
今天的风浪稍大,小船摆动的幅度就很明显。
好在两人都是不怕晕船的,这种程度的浪头影响不了他们。
颜大俊已经准备好了,用的是假饵。
他抬起鱼竿一甩,假饵就远远的飞了出去。
他的小船其实不是特别适合拖钓,因为坐下来时后面的推进器挺碍事,还挡视线。
而且座位方向也不好,颜大俊得扭着腰。
因此他索性把一只脚抬起踩在了座位上,调整了身体的角度,腰子可扭不得。
庞天伟已经看到他把假饵甩出去,立马加快小船的速度,保持在大概每小时十海里左右。
太快一些鱼追不上,太慢鱼未必愿意追。
颜大俊抬着鱼竿,等了差不多两分钟后,鱼竿突然绷紧,竿稍随后狠狠的弯了下去。
渔轮是电绞轮,小功率的,但他这会中鱼后没有开启,而是自己转动摇柄收线。
钓鱼还是手动更意思,除非鱼太大自己手动弄不上来。
“呦,可以啊,这就上鱼了!”庞天伟听到鱼竿凄厉的呜呜声,回头一看,果然中鱼了。
他还以为拖钓需要些时间找鱼道呢!
大海可不是所有地方都有鱼,哪怕是洄游性的马鲛这些,行动轨迹也有自己特有的路线。
这些路线则被钓鱼佬们称为鱼道,拖钓的小船只有找到鱼道,才有机会钓到鱼。
小船继续开动着,拽的上钩的鱼没有一点脾气。
颜大俊发现拖钓真的轻松,收线并不怎么费力气,他甚至怀疑中的这条鱼是不是太小了。
等了小会,庞天伟把推进器功率降到最低,然后拿起摄像机回头拍摄,任由小船随着惯性前行。
颜大俊已经站起身,鱼就在眼前不远处。
没有出乎他的意料,是一条马鲛,确实不大,长度就七十公分左右。
马鲛鱼体型修长,哪怕米级也就十来斤重,七十公分大概也就五斤左右,确实不大。
等颜大俊把鱼给抄上来,庞天伟来到跟前摄像头怼着鱼时发现了点情况。
“咦,鱼脖子上好像有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