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的鱼竿,在不断的抽着。
因为太阳被云层挡着,钓上来的鱼基本都带着点黄,在远处的他们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开搞开搞!”庞天伟拿出了自己特意买的沙蚕。
他知道颜大俊是被自己临时叫出海的,只有带了两根鱼竿和一个钓箱。
所以特意准备了鱼饵,还有好几个空泡沫箱。
这样也方便了他,到时候鱼获称好直接抬走,不需要再转移。
颜大俊在途中就已经绑好了线组,黄三不大,最多不过二三斤,小号船竿就行。
沙蚕这玩意没接触时看着瘆人,但靠它钓起鱼的时候就不会这么觉得了。
颜大俊拿起一条就挂在了钩子上,然后抬起鱼竿把钩饵投放了出去。
刚才通过钓鱼艇的探鱼器看到了,鱼群在深度三十米左右的位置,所以需要放线让钩饵沉下去。
估摸着线走了三十来米,再关上放线装置,等待鱼儿上钩。
看了下今天的幸运值,竟然有六十六,还算不错。
要不是听到有渔汛,他都不会看这个。
但这会钓鱼,幸运值倒是给了他更多的底气,六十六点,至少能保证他今天小赚一笔。
或许是鱼口比较好的时候,颜大俊的鱼竿很快就传回了鱼儿上钩的信号。
他立马快速抬竿刺鱼,鱼线顿时绷紧,成功中鱼,紧接着就是胡乱颤动的动静,导致竿稍不停的抖动。
庞天伟已经记不清颜大俊第几次下竿就有鱼的情况了,但石浩和林逸阳才跟他第一次见面。
看到这种情况都小小惊讶了下,随即就激动了起来。
下竿就中,这鱼口也太好了吧?
颜大俊则感受着传来的拉扯力,慢慢转动摇柄,不紧不慢的将鱼线收回。
钓鱼的节奏很重要,既然鱼不大,那就没有必要发力使劲,白白浪费力气。
今天肯定是个长久活,续航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花费了一分多的时间,他才把鱼给拽到了水面。
一条一斤半左右的黄姑鱼,也就是黄三。
颜大俊直接抓住鱼线把鱼提了上来,根本不需要抄网。
让刚拿起抄网的庞天伟又讪讪的放下。
“这条不错,这种大小的最好卖。”
这点颜大俊也知道,黄姑鱼他老爹以前也有网到过,一斤二到一斤八的最适合上餐桌,所以好卖。
黄姑鱼在他们这边的价格是比较偏贵的,市场价在一百到一百八之间波动,涨幅挺大。
不过目前开海一个月,海货属于爆发期间,原本价格应该是最低档次的,但国庆节倒是稍微提了点,在一百二三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