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慧被孩子闹了个大红脸,羞涩的离开李跃进的肩膀。
偷偷的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拧了李跃进的腰间软肉,仿佛拧麻花一般!
李跃进疼倒吸一口冷气,但面上不显,不能让孩子看出来,不然就太丢人了。
车厢里的灯渐渐也熄灭了,只是俩孩子还精神得很。
周秀兰跟刘文慧一人搂着一个,俩孩子在床铺上翻来滚去的,没个消停。
李满仓这个时候才去外面的过道上,慢慢的喝着小酒。
等孩子到了半夜,扑腾累了,用手绢给他们擦了喊一个个才累的睡着了。
算上路上晚点,李跃进他们坐了四天三夜终于到了广东。
当他们进入湖北的时候就开始,不断的给身上减少外套,特别是过了武汉。
天气的变化尤为明显,到了广东境内除了孩子披外衣,其他人都穿了短袖衬衫。
因为衣物的减少,孩子们也高兴坏了。
火车进站,到了终点站,李跃进并没有着急下车。
而是等人流变少才带着大家下车,人多意味着风险就高,带着孩子呢不然他才不会在乎。
一家几口人远远的吊在人群后面,那些贼眉鼠眼的扒手都被在后面的他们看个正着。
李满仓想要出言提醒,立马被李跃进打断。
“你干什么?”
“爸,出门在外,别多管闲事。”
李满仓不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话本里不是这样讲的?”
李跃进点头:“是,没错、。”
“要不是带着孩子,我肯定要路见不平一声吼,可这些人都是有团队的,我怕的是咱们孩子会有什么意外。”
“而且,您看着附近那么多大檐帽公安呢,这些人也不会太过分,至于那些丢钱的人,就让他们长长记性吧。”
李跃进用孩子劝住了李满仓,孩子是李家的宝贝疙瘩。
几个人出了火车站,李跃进带着大家坐上了出租车,就近找了招待所休息。
短暂的休整一天,翌日一行人马不停蹄的坐车去湛江坐船。
折腾到这边又是一天过去,不过眼前的不是未来的渡轮,而是铁皮船。
还是烧煤的铁皮船,煤烟滚滚的那种。
无所谓了,如今就只有这种过海方式,因为没的选择。
(在网上查的,过海的两个港口八十年代就存在,只是没有未来建设的那么好。)
铁皮船上面零散的站着一些人,至于救生衣?
不要想了,倒是有几个车轮胎。
李跃进带着家里就在车轮胎的附近,俩小奶娃被爷爷奶奶死死抱着。
因为周秀兰跟李满仓也是第一次坐船出海,甚至是第一次看到大海。
他们心里也不踏实,小奶娃不知道什么是害怕,一个个兴奋的在爷爷奶奶怀里扭来扭去,想要从他们的身上下来。
甚至还要探出身子,更近距离的观察大海。
海风吹过的时候,水面上竟然看到了鱼,俩孩子这个时候都瞪大了眼睛,一副呆呆的小模样可爱死了。
“鱼·····”
然后指着刚才出现鱼的方向,喊道。
简直把大家都给萌翻了。
过了许久,终于停船上岸。
上岸的时候,从船上下来走的是木板,虽然简陋但平安抵达。
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还是带着孩子在海边玩了一会儿。
李跃进看了看时间:“海风太大,别吹感冒了。”
“时间不早,咱们走吧。”
周秀兰看着孙子孙女;“要不再让他们姐弟玩会儿?”
李跃进摇头拒绝:“回头再玩,既然来了,咱们有的是时间。”
一行人上了岸,可惜没有出租车啊!
这个挺让人着急的,不过看到了人力三轮车,总好过走路。
路上道路两旁一片翠绿,一行人都在感叹,北方大雪纷飞,南方四季如春。
不时的还能看到水牛,这个时期这些水牛是进行农田工作的,在水牛后面还跟着几个孩子,手里还拿着木棍亦或是干树枝。
又经过一个农贸市场,被各种家禽占据半壁江山的农贸市场,大鹅,鸡鸭,李跃进很想问问这个时期的文昌鸡是否出名?
每个人都戴着斗笠和遮阳帽,水果摊生意很好,这座农贸产品市场还是非常的热闹和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