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仙家启禀燃灯道人:
“那【风吼阵】明日可有破阵之法?”
此言一出,众仙家纷纷瞩目。
燃灯道人沉吟片刻,缓缓摇头:
“此阵非同小可,那风非是世间寻常之风,乃是地水火三风交织。
一旦风起,内有万刀如割,纵使仙体也难以抵挡。”
闻听此言,众仙家面露难色,议论纷纷:
“如此厉害的阵法,该如何是好?”
“要破此阵,非得先借得定风珠不可。”
燃灯道人接着道:
“只有定住了那风,我等才有机会破阵。”
“【定风珠】?”众仙家面面相觑,
“那该向何处去借?”
就在这时,灵宝大法师站了出来:
“我有一位挚友度厄真人,
在九鼎铁叉山的八宝云光洞修行,他那里有定风珠。
我即刻修书一封,派人前去相借。”
姜子牙闻言大喜:“如此甚好!那就有劳法师了。”
他当即点派大夫散宜生,武将晁田二人,
一文一武,星夜兼程前往九鼎铁叉山。
散宜生、晁田二人领了命,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们离了西岐城,一路沿着大道疾行。
渡过了波涛汹涌的黄河,又翻过了无数崇山峻岭。
日复一日,夜复一夜,二人马不停蹄地赶路。
终于,在数日后的一个清晨,
他们远远望见了九鼎铁叉山那巍峨的山峰。
“终于到了!”
散宜生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望着眼前的山峰感慨道。
“是啊,这一路可真是不容易。”
晁田也感叹道,
“但愿能顺利借到【定风珠】,早日回去破了那【风吼阵】。”
二人说着,便沿着山路向八宝云光洞走去。
到达洞门,他们翻身下马,只见一个童子从洞中走出。
宜生连忙上前,语气恭敬:
“道兄,劳烦通报一声,西周差官散宜生求见。”
童子点点头,转身进洞。
不一会儿,童子出来,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宜生大人,请。”
宜生走进洞穴,只见一个道人坐在蒲团上,
仙风道骨,飘飘欲仙。
度厄真人早已经算出今日因果,
只是此事是天数,不必改变。
宜生赶紧上前行礼,将书信双手呈上。
度厄真人接过信,细细阅读,然后抬头对宜生说:
“你此次前来,是为了借定风珠。
如今群仙聚集,会破十绝阵,一切都是定数。
我也不能不从。
况且有灵宝师兄的华札在此,我岂能不借?
只是你一路去,需小心谨慎,不可有误。”
说完,道人从袖中掏出一颗闪闪发光的珠子,递给宜生。
宜生接过珠子,心中大喜,连忙道谢。
道人摆摆手:“去吧。”
宜生不敢怠慢,慌忙下山。
他和晁田骑上马,扬鞭急驰,不顾路途颠簸。
沿着黄河走了两天,他们却发现一件怪事:
竟然找不到渡船。
宜生疑惑地对晁田说:
“前日来时,到处都有渡船,
如今怎么一个也找不到了?”
晁田也感到纳闷。
就在这时,前面走来一个行人。
晁田赶紧上前询问:
“这位大哥,请问此处为何无渡口?”
行人叹了口气:
“二位官人有所不知,最近这里来了两个恶人,力大无穷。
他们把黄河渡口的船都赶走了,只留下一个渡口。
他们在那里收取高额的渡河费,人们敢怒不敢言。”
宜生听后,心中暗惊:
“竟有此事?数日之间就有如此大的变故!”
他催促晁田加快速度前行。
果然,走了不远,他们就看到两个大汉正在河边摆渡。
他们不用船只,只用木筏和绳子。
左边的人上筏后,右边的人就用绳子将筏子拽过去;
右边的人上筏后,左边的人再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