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也有内在生活;有心灵生活、也有自然生活;有家庭生活、也有工作生活。无论什么生活,都是产生智慧的原材料,这些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一切生活都是可用之材。许多大智慧,往往蕴含在一些细小的生活中,一经发现,才恍然大悟。
智慧的提升需要我们读懂人生的两本书,即,有字书和无字书。有字书是别人的经验总结和别人对生活的感悟、认识,需要读出其中的内涵、读出内中的精华;无字书是自己亲身的对生活体验的感悟和认识。怎样读懂无字书?需要观察生活加上大脑的思考。
何家杏通用自己的每一次经历和日常发生的琐事来获取知识。通过这种途径获得的知识就是理解、感悟和智慧的提升。
退休后从教育战线转入商业战场的何家杏牢牢记住了《立秋》其中一幅楹联上的话语:天地生人,生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在一日当尽一日之勤’“这副对联中蕴含着晋商文化的精髓,诠释着人生在世的意义,也是《立秋》这部话剧能够持久火爆的原因,从而创造了话剧在一年之内上演了100场的记录。
对于人们说的何家杏是有福之人的说法,何家杏自有自己的理解。
古人对福字的理解是有衣服穿,有人口、有田地耕种、有饭吃。所以造了这样的——福字。现代人对福字的理解各有不同,有人认为有钱有财是福,有人觉得有权有势是福,有人感觉心情快乐是福,有人认同平安健康是福,有人把合家欢乐当作享福,有人视甜蜜爱情为福,有人把勤劳当福,有人将偷懒为福等等,总之,各有各的认识,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见地,各有各的追求,不可强求。
何家杏对福字的理解是随着经历、阅历的不断递增而逐步加深的。小时候她感觉自己很幸福,是得到了家中长辈们的娇惯和宠爱;上学后感觉良好,是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即使在六七年的下乡劳动中,也没有沮丧过,是因为自己“本领”不少。不论是当统计、会计,还是种科学试验田。不管出版报、编剧本,还是丈量土地、面积计算,在文化人稀缺的地方,处处可以得到锻炼的机会;工作之后,各项工作基本都能够胜任,常常受到上级的表彰,也很满足;成家之后,家庭和睦也比较知足。工作之余读书思考自得其乐,竟然对福、禄、寿、禧有了自己独特的新解——好学是福,认真是禄,心宽是寿,创新是禧。细细想来是自己的个性使然。知足者常乐!知足也是福! 如专家所讲:成功是客观评价,幸福是主观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