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月后。
10月20日,星期五。 《星岛日报》:“身家暴涨的师徒,香港天线的股东揭秘” 《天天日报》:“二十多岁的陈耀泰,最年轻的上市公司执行董事” 《东方日报》:“香港天线股价继续暴涨,昨日收盘价突破20元大关” 《明报》:“香港天线市值突破10亿港币,科技公司登录香港” 最近一段时间,香港天线被香港的股民爆炒,很多人都不懂‘香港天线’具体情况,仅凭名字就开始疯狂炒卖。 而香港天线的股价越是高涨,跟风的人就越多,一时间‘香港天线’成为最热门的股票,没有之一。 而陈耀泰也成为媒体们报道的‘热门人物’,他虽然没有接受采访,但关于他的消息到处乱飞。 因为他很年轻,所以很多人就说他是关祖饶的学生,跟着老师创立了香港天线公司,从此飞黄腾达。 陈耀泰本人对于这种说法,倒是挺高兴的,毕竟这是一个不错的解释。 不过他坚持不接受采访,让谢志超作为公司的发言人,两个老板都不接受采访,这样可以提高神秘感。 至于香港天线的股价,陈耀泰这个时候可以肯定,涨到25港币以上没有问题了。 这意味着,香港天线的市值会达到十几亿。 当然市值越高,后面摔的跟头越大。 但这些已经不是陈耀泰可以控制的,只能听天由命。 香港天线的办公室。 陈耀泰听着谢志超的工作汇报。 “截止目前,我们已经买进16.52万股牛奶公司股票,每股平均单价为116.5元,合计支出1925万元;同时买进4.5万股置地,每股平均单价为83元,合计375万.....账户上,还有40万可用于购买牛奶公司的股票,而牛奶公司的股价已经高达128.5元每股。” 陈耀泰一边听,一边计算。 他发现最终持股牛奶公司的股权,仅为4.2%,因为成本增加了很多。 这里面不仅仅是他们暗购抬起了价格,还有就是最近恒生指数也涨势不错。 “好,下周一将剩余的资金全部买入牛奶公司,就无需理会。” “明白......我们目前账户上,也已经产生约两百万的盈利。” 陈耀泰摆摆手,不在意的说道:“还有两个月时间,关教授就准备筹备天线产品生产,所以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保本,如果能赚个几百万当时是好的。” 此时,大家自然都不知道他的真实想法,但很快大家都会震惊! 谢志超说道:“总经理那边已经取得技术上的突破,两个月后确实可以筹备生产了。不过应该用不了所有的资金,如果陈董事你看好牛奶公司股票,其实可以继续持有一半以上。” 意思是,拿个1000万去发展天线就行了,实际上哪有股市赚钱。 陈耀泰笑道:“到时候也得说服关教授才是,再说吧!” 这个谢志超自然是站在陈耀泰这边,所以更希望发展天线的同时,能投资其它的,比如股市。 谢志超离开后。 陈耀泰有些紧张起来,事情已经发展到关键时刻。 目前‘香港天线’已经上市4周半,股价上升至20港币每股以上,随时都有泡沫破碎的可能。 另外一边,置地公司收购牛奶公司,下一周会爆发嘛? 如果‘香港天线’股价破灭,陈耀泰只能先祭出‘随身听’这个故事,希望支撑一下! 陈耀泰站在办公室的窗户前,忍不住感叹起来。 “自己看似风光无限,身家已经数亿港币,比起李家成都富裕。但一切都是一个泡沫,如果操作不好,怕是身名俱败。以后就算重新崛起,也难免有个污点,虽然他并不在意!” “最重要的还是,如果‘香港天线’不成功,那七十年代的机遇,他可就赶不上多少了。” “一定没问题的!只要香港天线不退市,便是最大的胜利!” 给自己无限的信心后,陈耀泰沉稳的做到办公位上工作。 ....... 另外一边。 置地的会议室里,正在进行一场秘密的会议。 坐在首脑的位置,是怡和洋行、置地、九龙仓的大班‘亨利·凯瑟克’,也是凯瑟克家族担任怡和大班的第五人。 亨利大权独握,怡和总经理纽壁坚也只是他的副手而已。 六七十年代是怡和的鼎盛期,集团所控的公司300余间,遍布香港和海外。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香港地产逐渐旺盛,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