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朋来到励精大厦的泰富发展总部,曾经他也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当然这里还是现代报社的母公司总部。
这里的职员基本都认识他,他也可以不需要预约,就直接敲门进入总经理办公室。 “老板,今天广告商们来了现代报社........” 李泽朋汇报了现代报社的工作。 陈耀泰听闻后,赞扬道:“这个‘对赌协议’没有什么问题,我们要对《现代日报》有自信。” 李泽朋点点头,随后说道:“但现在我们面对报业公会的压力,不得不取消‘变相减价’的措施,所以可能会导致销量减少,压力还是有的。” 报业公会既然已经发出公告,《现代日报》最多拖个几天时间,也该结束这场‘变相减价’的行为,毕竟以后他们也要加入进去的。 陈耀泰询问道:“你有没有什么对策?” 他有对策,但还是希望从手下口中听到有建设性的意见。 毕竟传媒行业只是一个‘副业’,他需要培养合格的属下,自己只需要偶尔提出重要的意见,即可! 李泽朋眼神透露出一种光芒,说道:“我想再申请一笔经费,主要用于新的噱头——《现代日报》可以藉口‘开业大酬宾’......送出四套住宅及相关礼品,总价值200万......这样一来,我们算是接上了前面的活动,继续保持着大肆宣传的目的。” 陈耀泰眼前一亮,倒不是为这个决策而感到惊艳,而是为李泽朋居然能和他想到一块去,而感到惊喜。 钱容易赚,但人才难得,这是陈耀泰的心里想法。 他可以赚到很多钱,但是需要保持事业上的增长,就需要人才来鼎力相助。 如今李泽朋能想到这个计谋,且有信心答应那些广告商,他都是非常高兴的,因为这是一个‘独挡一面’人才的象征。 “可行,按照你说的去做,我会让集团财务部给你们拨款的!” 这样一来,《现代日报》的实际创刊费已经达到1000万港币,创下不可思议的记录。 当然对于陈耀泰来说,这1000万是他花得最值的投资之一! 《现代日报》一举成为香港最畅销的报纸,不仅仅将来可以赚回很多个1000万;更重要的是,《现代日报》可以为陈耀泰带来更大的影响力,成为他的舌候、背景。 陈耀泰如果出身在老牌家族,亦或者早生二十年,这份报纸都算是可有可无。但如今他是七十年代初发迹的白身,所以缺乏的就是背景。 没有背景,那就要自己去创造背景,《现代日报》就是这个效果。 李泽朋欣喜的回道:“好的” 他也欣喜自己总算初步得到老板的认可,取得老板的进一步信任。 ........ 香港各大报纸发行商、一千多家零售档位,在听闻《现代日报》仅‘免费’16天就放弃后(原计划三十天),纷纷感到惋惜。 当然《现代日报》给出的解释也很让人理解,因为反对的声音实在太大,报业公会都出动了。 与此同时,各家报业也纷纷松了一口气,他们是真怕《现代日报》继续‘变相减价’的措施,毕竟不是谁都有一家现金流充足的上市企业做靠山。 东方报社。 马惜珍走进大哥的办公室,说道:“大哥,我让人调查了一下,虽然还有档位习惯性将《现代日报》摆在显眼处,但已经没有主动推销的情况,一切恢复正常。” 《东方日报》虽然以前强迫零售档位将他们的报纸摆在显眼处,甚至是主动推销、摊牌销售额度等不正当行为;但是,《东方日报》能左右的零售档位不及香港总的零售档的15%,份额也不及20%的样子。 而这次《现代日报》的‘利’字当头,让全港的报纸零售档,全部加入其中,手段要高明太多! 马惜如说道:“如此总算清净了,如果论正当的报纸经营,我们优势明显。” 在二马的眼里,《东方日社》的各方面优势都碾压《现代日报》,就好比是一个正版和山寨的区别。 当然,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的看法,实际上《现代日报》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随后。 马惜如说道:“在好好经营报纸的情况下,我们还要利用报社,关注港府那边的情况!听说政府要加大力度反贪,若形势不对,可能波及到我们。” 报社的作用太大了,以前他们是社团,要想知道政府动态,就需要通过jc和探长们。 如今他们的马氏家族,完全可以利用报社,加强对政府的监控,更可能得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