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李燕玲一个人在这慢慢寻找,宁建国则去别处。
一开始他还有些不放心,但见李燕玲动作麻利,这里的林子也都是平地,没有什么坎和各种杂枝乱石,宁建国便放心的在四周寻找。 像这个林子比较密的,一般是没有多少羊肚菌的,这种环境,是枞树菌,青头菌,谷熟菌比较喜欢出的地。 想要找羊肚菌,还是得那种略带背阴的稀疏林子底下才行。 这一路是上过来,除了见到有几个小不点枞树菌,羊肚菌是一个都没看到。 来到林子边上,这些地方不再是全部覆盖松针和竹叶的腐殖土,开始长各种各样的杂草。 到了这种地方就要注意了。 往往羊肚菌就会出现在这些杂草边上,或者躲藏在哪个石头、树桩旁边。 很快,不远处一抹淡黄色引起了他的注意。 走近一看。 乖乖! 果然是羊肚菌,而且还是三只长在一起,最小都不下于九公分,最大的那朵,怕是得有十五六公分了。 这是遇到极品了,就这一簇,就有一两多重。 羊肚菌通常都是单个的个体,双朵连在一起的都很少,更别提三朵的了,有几朵连在一起的,宁建国不是没碰到过,他还遇到过有五六朵连一起的。 但那些连在一起的,个体都很小,大的顶多也就八九公分,小的甚至只有一两公分。 “燕玲,燕玲,快过来,发现大宝贝了。” 这种事情,可遇不可求,必须把婆娘叫上,分享一下他喜悦的心情。 没有采过菌子的人,是不懂这种心情的。 这个时候,不论菌子价格的高低,只论菌子的大小和稀有程度。 “来啦,就过来。”李燕玲在不远处回应。 “别急啊,你慢点。” 待她靠近,宁建国指着那三朵漂亮的羊肚菌:“看快,大不大。” 淡黄色的菌身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李燕玲的眼神。 实在是太漂亮,菌盖像通透的琉璃一般,菌柄乳白色,三朵簇成一团,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如此完美。 菌身上面一点其他杂质都没有,上头还有一些小颗的露水,这样更加美了。 美的宁建国都有点不太忍心把它采下来。 “哇。” 李燕玲看到后,也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惊呼。 可以说,没几个人拒绝的了菌子的诱惑。有些菌子,真的是特别的漂亮,而既能吃,又漂亮的菌子,就更少了。 静静等待了一会,待李燕玲欣赏完毕,宁建国才小心翼翼的连根取了下来。 没有将其平放,竖着立在篮子的一角,扯了些柔软的杂草放在篮子中将其围成一圈,生怕误伤到它。 羊肚菌其实有好几个品种,分为黑脉羊肚菌,尖顶羊肚菌,粗柄羊肚菌和小羊肚菌。 他们这里有三种,只有粗柄羊肚菌没有,一般尖顶羊肚菌居多,黑脉羊肚菌数量比较少。 至于小羊肚菌,有时候你根本分不出它是小羊肚菌还是其他两种还没长大。 刚刚宁建国发现的这个就是尖顶羊肚菌,它的特点就是比较细长,其它两个品种除了颜色不一样之外就是柄比较粗。 而且羊肚菌的精华部位就是在菌盖上,这种大盖子的羊肚菌是极品中的极品。 要是现在把这三朵羊肚菌放在法国和瑞士的高档餐厅里,不知道得卖出什么样的高价。 可惜的宁建国也只能想想。 开了个好头,今天必定有大收获。 接着两人就在林中仔细寻找了起来。 时不时就传来来两人的惊呼声。 不过,有前面那三朵珠玉在前,后面再找到有大的,他也只能发出一声小小的惊呼略表敬意。 更多是告诉他婆娘他就在附近,而且又发现了菌子。 其中还有不少小不点,那种大拇指大小的,宁建国就给它放过了。 让它再长长,后天就是星期天了,告诉紫云和青云他俩,让她们过两天来采。 “建国,快来,这里有朵大的。”李燕玲在呼喊宁建国。 听到声音后,宁建国马上赶了过去。 采到的枞树菌,李燕玲都放在袋子里,这个菌子和羊肚菌比起来,算是皮糙肉厚,不配待在用草包裹的篮子里。 所以在发现羊肚菌的时候,李燕玲会呼叫他过来采,而宁建国也正好把暂存在篮子中的枞树菌给转移地方,去到它应该待的地方。 还是失策了,虽说不应该让李燕玲背个背篓,但让她带个小篮子还是没问题的。 现在这样做,实属有些影响捡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