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东汉末年称雄路 > 第41章 战后(三)

第41章 战后(三)

翌日中午,陈兴来到袁绍帐中。袁绍见陈兴独自前来,便让身边伺候的人员退下了。袁绍开口道:“陈将军,来此所谓何事啊?”

陈兴对袁绍道:“主公此次不能消灭曹操,皆因曹操有天道气运加身。应该把曹操困于许县,让天子气运与其相斗,消磨其气运。方可彻底击败曹操”。

“何况此次曹军大败,其内部必不能安定。保皇派,必会有所动作,袁公何不坐山观虎斗呢”。

其实陈兴提到的问题,袁绍也想到了。此次曹军大败,弘农杨氏、颍川荀氏等世家大族估计会在背后搞点小动作的。能在入许县时让他们互相削弱对方就更好了。对于自己日后掌控朝堂也更有帮助。

袁绍点头嗯了一声,然后道:“将军此番提议甚得我心。待将军平定徐州归来,我定为将军请功”。

陈兴拱手道:“能为袁公分忧,是我陈兴的荣幸,祝袁公早日攻灭曹操,登临帝位”。

袁绍听后非常开心,然后两人商量了一些细节后,陈兴便拜别袁绍,回去准备明日出征了。

陈兴刚回到自己的大帐,远远便看见有一人在帐门口等候。此人便是刘备。陈兴十分惊讶,他和刘备可没什么交集,不知道为何会来找他。

于是陈兴快步迎向前去,拱手道:“下官不知左将军来访,未能远迎,万分抱歉”。

刘备上前握住陈兴双手道:“是在下唐突,将军莫要自责”。

陈兴于是请刘备入帐,恭敬的请刘备坐上主位,但刘备拒绝了。在旁边坐下。陈兴只好下来与刘备对坐。

刘备见四下无人,低声对陈兴道:“此次大败曹军,将军功劳最大。据闻昨日破曹一计,便是将军所出。子龙也曾称赞将军仁义。敢问将军,我有复兴汉室之志,今日我虽力量弱小,但我的志向是不会改变的,敢问将军能否指教一二呢?”

陈兴大惊,心道:“你在袁绍的大营里,说出这样的话,是梁静茹给的勇气吗。但刘备是个仁义君主。如果记错的话,他的部下是没有屠城记录的。仁义之名是实打实的”。

陈兴对刘备是有好感的,当年徐州在刘备的治理下,也安稳的度过了一年多,百姓也感念他的恩德。但他也不想给自己的称霸之路增加障碍,何况刘备手下还有猛将张飞和关羽。但刘备已经直白的开口来问了,自己也不好不答。

于是陈兴开口道:“袁公奉诏讨贼,今曹贼大败,不日定能迎献帝于许县,匡扶汉室。将军若能在此战立功,必能位列朝堂”。

刘备轻叹一声,道:“难道袁公心中所想,陈将军还不清楚吗?”

陈兴故作惊讶道:“请恕在下愚笨,实在未能猜透袁公心意”。

刘备用手指沾了点水,在桌上写了个“天”字。陈兴秒懂,道:“自古天下,皆是有德之人得之。商灭夏,秦灭六国,汉灭楚,皆是如此。何况桓灵二帝失德,卖官鬻爵,朝堂混乱。兴党锢之事,让天下士人离心,亲信小人,让天下百姓困苦。现陛下上不能保护宗庙,下不能庇护百姓,如此朝廷,若袁公能代之,于天下百姓亦是幸事。何况袁公仁义名扬河北,百姓皆歌颂袁公仁义。刘将军应顺应潮流,从仁政之所在”。

刘备听后大为震惊,他是因为听子龙说陈兴是一个仁义的将领,且陈兴是后来加入袁绍的,不算是袁绍嫡系部队,所以面对现在的困境,他想来问询一下陈兴,希望能得到帮助与支持。但陈兴刚才的话已经表明,陈兴支持袁绍。

刘备叹息道:“我曾听闻将军仁义,料想将军亦是深明大义之人,故而前来来劝说将军,为天下大义,匡扶汉室。无奈将军亦是忠奸不分,依附权贵之人。告辞了!”说完便站起来,准备离开大帐。

陈兴听后也不恼怒,开口道:“我本不是良善之人,施小善,行大恶,说的便是在下了。敢问刘将军,为何汉室将倾,而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却不为所动呢?他们身为汉室宗亲,手握百万雄兵,却任由朝廷被逆贼祸乱。然而你却指望一个外姓诸侯能真心为汉室出力,未免有点痴人说梦了”。

“高祖起于汉中,光武兴于南阳,皆是龙兴之地。若刘将军志在匡扶汉室,可向其二人借兵一万。昔日光武帝起兵时,手下兵士不过八千。效仿光武帝,先占据南阳。南阳郡有良田无数,将军只需经营数年,结交大户,安定民心,便可得兵士、钱粮无数。待时机成熟,夺取荆、益二州,进军汉中,凉州,与孙权、袁绍三分天下。待中原纷乱,再图之,便可成也”。

陈兴最后还是没忍住,出言提点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