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臧霸便率军来到了开阳北门处。各将领都回到各自的队伍中,然后迅速的在城外开阔地带排成了各种方阵。
各方阵排列好了以后,便有传令兵在各方阵间穿梭,来回传达指令。接着中军大鼓响起,士兵持巨型大盾缓步靠近城门。
当他们走到护城河前,便立起大盾,形成一排方阵。紧接着,便有士兵抬着木桥过来,搭在护城河上。
后面更有一群士兵推着楼车,往城门方向移动。当他们移动到护城河前,便没办法前进了,一条护城河便把他们隔绝开来。而且由于护城河专门挖在弓箭射程以外,楼车上的士兵连掩护下方士兵前进也做不到。
后方的先登士兵把盾牌举过头顶,每四人一组,扛着梯子,踏过木桥,往城门跑去。更有士兵抬着木桩,准备前来撞击城门。
高顺早已做好准备,他指挥着李顺和秦益死守北门,同时为了应付臧霸的进攻,他早已用拒马围住城墙外围。并且拒马与拒马间用铁链相连,底下更用木桩固定。敌人要想靠近城墙,便要先把拒马清除掉,而城楼上的众人便会用弓箭和石头招呼他们。
护城河阻止了攻城设备的靠近,而拒马则阻挡士兵的靠近。臧霸看着激烈的战场,心中十分焦灼。于是臧霸命骑兵渡过护城河,打算用马匹把左右两边的拒马拉开。
于是几十名骑兵先行渡过护城河,协助拉开拒马。但这过程非常艰难,臧霸的部队付出了不少士兵的生命,才把拒马拉开了一段。于是士兵高举盾牌,带着梯子拼命跑向城墙,梯子架好,便立刻有先登士兵高举盾牌,攀爬而上。
城门处也有士兵一手举着盾牌,另一只手抬起木桩撞击城门。
城楼上的士兵已经准备好惊雷木、巨石、金汁等防守工具,就等着敌方士兵靠近。当敌方士兵靠近后,楼上立刻用巨石和金汁招呼下面的士兵,并且守卫立刻用木叉把梯子叉离城墙。盾牌挡住了箭矢,却不能挡住巨木和巨石,攀爬的士兵纷纷被击落,惨死于城墙边。
敌军高举盾牌,抬着木桩撞门。而这时,城门居然在他们往后蓄力时突然打开。他们还没来的急高兴,只见几百名壮汉,穿着甲胄,从瓮城冲出,直接杀上他们。
敌军被人出其不意的攻击,顿时失神了。但同伴的哀嚎声唤回了他们的理智。他们立刻手持武器上去与守军互砍起来。
但敌军哪里是陷阵营的对手,吕壮带着陷阵营的士兵很快便把他们杀穿了,随后分兵往左右两边冲杀打算攀爬城墙的士兵。毁掉长梯,杀掉了不少敌军,打乱敌军的进攻节奏。
臧霸见城里有敌军杀出,便立刻带着骑兵队直接冲了上来。高顺在塔楼上,见臧霸的骑兵往城门冲锋而来,便立刻命人吹响了号角。
吕壮大喊:“全速退入瓮城。”陷阵营士兵听到指令后,便立刻退回瓮城,重新关上城门。
臧霸的骑兵扑了个空,被城门阻挡在门口。而他们因为靠近城门,已经进入了城墙士兵的射程范围了。于是立刻被箭矢和石头一顿招呼,死伤多人,不得不退回护城河对岸。
臧霸见城墙下方,己方士兵已经被杀散,而塔楼不能靠近城墙,弓箭无法对敌军造成更多的伤害,知道今日已经不能取胜,便命人把拉开的拒马用火焚烧殆尽,然后退回护城河对岸,停止了进攻。臧霸率众将退入大营,商讨破城之法。
古代攻城无非四种方法。一是利用攻城设备的强攻。云梯、冲车、塔楼、投石机等等设备,这方法效率低,成本非常高,非常耗人命。
二是水攻。即利用水力来淹没城池,历史上最著名的是关羽水淹七军。此计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晋国智伯瑶攻赵襄子,引晋水淹没晋阳。但此时处于冬季,沂水平缓,水位较低,不适合使用此计。
三是土攻。土攻分两种,一是挖地道,直接攻入城内,或者把城墙根部挖空,让其陷落。另外一种是用士兵轮流扛土,在城墙下堆成一个斜面,士兵由此登上层楼。
最后一种是火攻。火攻的应用主要是随着火药大规模的应用在战场后,才被人当做攻城手段使用的。而那便要到宋朝了。主要手段是用投石机把火球投入城池里,或者用火箭攻击守城士兵。臧霸目前并没有条件使用火攻。
臧霸略带疲惫地开口道:“诸位将军,开阳敌军据城而守,不知大家有何良策,能破之?”
吴敦开口道:“回禀将军,此次进攻不利,皆因我军器械被敌军阻隔于护城河边,无法靠近城墙。加之士兵被拒马所累,未能及时赶到城墙下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