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东汉末年称雄路 > 第22章 乱局(四)

第22章 乱局(四)

曹操笑道:“能活几载,乃是天命。若袁绍十年不死,那岂不是永无翻身之日?若要待其故去,才能获胜。我更希望能在战场上击败他”。

荀攸道:“那便以长平、陈县、扶乐三县从三面防守袁军。同时派人离间袁绍与沮授二人,沮授河北名仕,领兵在外,必易受袁绍猜忌。只要二人离心,必会影响到整个河北派系的稳定。而袁绍主力皆是河北人,其他皆为乌合之众。若能实现,主公便能反败为胜了”。

郭嘉补充道:“现阶段,袁绍主要心思在整合朝堂,平衡各方势力,目前是最容易搅动其内部的时期。明公只需向外散播谣言即可。然后我们派出使者,出使各地,以天子名义给予赏赐。只要安抚住各路诸侯,不让他们帮助袁绍,那胜利的机会便更大了”

曹操深以为然。众人便商量出使各地的使者安排了。荀彧和荀攸继续举荐钟繇出使关中;而毛玠则被派去出使荆州;荀攸自荐前往吴郡;剩下东面的徐州,荀彧决定安排好工作后,亲自前去。

曹操任命满宠为中郎将,领沛国相,驻守谯县。曹操知道满宠执法严格,特意派他去谯县震慑宗室。

贾诩也参与了会议,但却一言不发。会后,荀彧和荀攸便找到贾诩。荀彧开口道:“文和,你足智多谋,算无遗策,为何在曹公问计时一言不发呢?”

贾诩道:“公达与奉孝的计策已经十分不错了。剩下便是认真执行便可以了。我又何须多言”。

荀攸道:“文和,你我已同坐一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我等有遗漏的地方,麻烦您把它完善起来”。

贾诩沉吟一会,开口道:“计策是好计策。只是执行者还是要考量一下。毛玠为人正直清廉,曾因刘表政令不严,而改投曹公,若让其去荆州,只怕不能成事了”。

“而公达出访江东,有结盟孙权之意,故而躬身前去拜会。孙权刚接手江东,内部问题比外部问题更加严峻,若无足够的利益,孙权断然不会出兵的。我提议你到达九江后,找一名当地名仕陪同你一同渡江”。

“徐州平原广阔,适合骑兵作战,易攻难守。而臧霸、陈登二人,皆有枭雄之志。此次曹公新败,估计二人已有不臣之心了。文若此番前去,需要多加小心,绝不可露怯”。

“若想袁绍内部分化,我提议把献帝送给袁绍。让袁绍拥有封赏的权力,而袁绍本人任人为亲。封赏不公则容易产生内乱,加速他们的分化,更能给曹公挣取时间”。

荀攸赞叹道:“文和,真是好谋算啊”。

贾诩叹道:“谋的是自处,算的是人心。我言尽于此,两位还是回去安排一下吧”。

荀攸和荀彧拜谢后,起身告别,回去安排具体事项了。

翌日一早,曹操便公布了新的任命。命东郡太守刘延,扬武将军张绣驻守扶乐;封任峻为长水校尉,与建武将军夏侯惇驻守陈县,并负责粮草押运;曹操亲率厉锋将军曹洪、中郎将李典驻守长平。贾诩、郭嘉为谋主,随曹操出行。而魏郡太守董昭则调任尚书仆射,代领尚书令。功曹毛玠与沛国相满宠前往谯县,驻防当地。而治书侍御史卫觊则调任侍中,出使荆州。

不过贾诩提议送走献帝的提议未被采纳,曹操和荀彧不到万不得已,都不想这样做。

随后,曹操命细作在颍州各地散播谣言。打算离间袁绍与臣子的关系。至此,曹操所有能做的行动都做了。而新兵的招募,荀彧表示必须等农事过后,不然今年年底便会无粮可用,到时不用袁军进攻,曹军便会自行溃败。

袁谭收到陈兴的信后觉得十分意外。他立刻叫来了谋主辛评和别驾王修。

他对二人说道:“仲治、叔治,今日收到陈兴的信件。他已经占据了琅琊郡,正打算出兵东海郡。而臧霸已经被陈兴抓住,但臧霸拒绝投降陈兴,理由居然是陈兴封他为司马,他觉得是在侮辱他。于是臧霸打算北上姑慕、昌平二县,说服孙康和孙观二人投降于我。陈兴在信中劝我安排个好位置给臧霸,说是此人勇武,日后必有大用。”说完把信递给二人。

辛评和王修阅后,王修开口道:“目前我军已经兵临姑慕、平昌二县,且围攻数日,士兵损失惨重。若能让其主动投降,那便能减少我军士兵的伤亡,减少辎重的损耗”。

辛评道:“陈将军信中说道,他已经攻占东莞,切断了孙氏兄弟的粮草供应。若是再围困二县一段时间,其内部必因缺粮而自溃。且臧霸盘踞琅琊多时,士兵敬仰,自身亦是猛将,不易掌控啊”。

王修道:“此时已是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