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来到孙权住处,便有侍者引入内堂,孙权在此等候周瑜。
周瑜落座,侍者上茶后便退出,屋内只剩下周瑜和孙权两人。孙权开口道:“公瑾,您与我大哥交好,又是我的心腹重臣。我想请教您,若联曹抗袁,我等有多少胜算呢?”
周瑜拱手回道:“臣与令兄交好,曾一同扫荡江东。昔日恩情未曾忘却,必会尽力辅助主公,安定江东,谋求天下”。
“臣今日设宴款待荀攸、蒋干二人。从荀攸口中得知,郭奉孝曾言曹操有十胜于袁绍。分别是道胜、义胜、治胜、度胜、谋胜、德胜、仁胜、明胜、文胜、武胜”。
“袁绍凭借河北将士统一四州,随后又恐河北士族壮大,借口擒杀麯义,出兵攻打曹操时,分沮授兵权。而如今袁绍新到颍川、汝南。其门生故吏、家中族人必会前来瓜分权力。会进一步打压河北士人,那离他陷入内乱便不远了”。
“曹操已经在着手离间袁绍与河北士人的关系,若能成事。那剩下的不过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臣子投靠过去,还能被任命官职,继续做臣子。主公若是投降过去,必会受制于袁绍,还能有什么好的结果呢?最好的结果,不过是用江东五郡,换一虚职,将主公囚困于一方天地,直至终老,再无出头之日”。
孙权大惊,连忙拜谢周瑜道:“今日听公瑾一言,让我茅塞顿开。我心中已经不再犹豫,明日我便召见荀攸,商讨结盟的细节”。
周瑜道:“主公可向曹操讨要扬州牧一职,然后再要来合肥和寿春。若得此两县,便能联通淮水,江东水军进能争夺中原,东下徐州,退能驻守淮河沿岸,御敌于淮河边。哪怕后面抗袁失败,我军也是有所获益。只要守住几年,待江东发展起来,便不再惧怕袁绍了”。
孙权大喜,“明日便依公瑾所言,试探一番”。
周瑜见孙权面露喜色,便借机说道:“今日进献主公的计策,是与我的好友鲁肃共同谋划的。鲁肃此人素有谋略,且为人慷慨仗义,武艺方面亦是十分了得。主公若能得到他的帮助,定能安定江东,开疆拓土”。
孙权听后大喜,他现在新接手江东,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于是他对周瑜道:“果然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与公瑾做朋友的必是人中俊杰,王佐之才。今日不知能否一见?”
周瑜道:“鲁子敬现在便在我府上,我现在便派人请他过来”。
不久鲁肃便来到孙权府上,孙权亲自下来迎接。三人坐下后,孙权说道:“久闻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实属幸事。不知子敬有何高见,能助我改变眼前困局呢?”
鲁肃说道:“不知主公是要效仿晋文公、齐桓公,还是效仿秦昭襄王、庄襄王呢?”
孙权回道:“自然是要效仿晋文公、齐桓公的”。
鲁肃说道:“请恕在下直言,汉朝已经不可能再复兴了。袁绍也不可能轻易被消灭掉。我认为将军应努力守好江东,再观察天下局势的变化,然后再做出行动”。
“所以目前不能坐看曹操被袁绍消灭,我们应当适当地支持曹操,抵抗袁绍,让他们陷入长期的内乱,无暇顾及南方。我们便借机征伐刘表、黄祖,占领长江流域。对内平定山越,稳定世家宗族,占据交州”。
“如今曹操有求于我们,我们便可提出要求,割据九江郡。自古守江必守淮。得到九江郡,然后把水军驻扎在巢湖,便可扼守要道,敌人便不能进攻江东了”。
“只要经营好江东,待几年后,便有源源不断的兵员和物资,可以与他们慢慢地拼消耗战了”。
孙权大喜,十分赞同鲁肃的战略方向。于是任命鲁肃为都尉,并赏赐给鲁肃住宅和大量的钱财。
翌日一早,孙权便召来荀攸、蒋干,与他们商讨结盟的方案。荀攸非常高兴,带着蒋干一同前来。但当他们进入大堂后,便发现事情并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大堂不像昨日那般坐满了文官武将,而只有周瑜和鲁肃。二人落座后,周瑜率先开口道:“今日召来二位,是我们已经决定要与你们结盟,共同抗袁。昨日子翼曾对我说要封我主公为扬州刺史,希望我等协助曹公一同匡扶汉室。此事我已告知主公,主公甚是满意,于是我们决定派出水军前往巢湖,派步兵驻扎在寿春。待战事起时,再出兵沿颖水北上,直接偷袭颖川。不知二位觉得计划如何?”
此时孙权正躲在屏风后面偷听着他们的谈话,心道:“还是周瑜够直接。一来便放大招了”。
荀攸当然知道封赏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