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月后,陈兴一行回到了彭城。这次陈兴前去颍川,除了说动袁绍出兵外,还获得了五百匹战马。有了这批战马之后,陈兴便淘汰了一部分原本的老马,病马,增加了骑兵的人数。
随后陈兴去信陈登和郭淮。告诉他们八月初出兵讨伐曹操,让他们做好准备。而这时,陈兴的老家海曲县却发生了一件小事。
周宁这几天心情都不太好。自从她与陈兴定下婚约后,一直都被教导着,怎么做一名合格的主母。现在已经是六月初,很快便会到七月,她及笄的日子了。
最近这段时间,家中的主母叫来嬷嬷,开始教授她房中之事。这让她连日来都是脸红心跳的。随着陈兴立下军功,掌管了徐州各郡,各个教习嬷嬷对她越来越严格。连平日最疼她的爷爷,也要求她必须学好各种知识,努力做好一位贤内助。
对于目前的周家而言,陈兴便是他们最具潜力的一份投资了。而这份投资刚刚有了成绩,快能有分红的时候,他们肯定要维持好关系。所以对周宁的教育便变得严苛起来。
周宁十分不适应这样的变化,她之前一直都是天真活泼的性子。以前她是小辈,家中父母、祖父母疼爱着,呵护着。连未婚夫陈兴也会时不时送她一点小礼物,偶尔来陪她玩耍。所以现在他们严肃地要求她努力学习,她真的很不适应。
一天傍晚,周宁刚结束课业,便被祖父周奉叫来书房。书房除了祖父周奉,家主周韦也来了。
周宁见此,立刻上前恭敬地行礼道:“宁儿见过家主,祖父”。
周奉笑道:“宁儿,你来了。快坐下,祖父有些事情想问问你”。
周宁来到旁边的椅子坐下,周家的家具都已经改变了,不需要跪坐了。周奉突然神情严肃地对周宁道:“宁儿啊,你和陈兴的婚约临近,不知你最近学习的如何?”
周宁想了想,随即脸色一红,怯怯说道:“回祖父,大部分已经学会了,但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正在努力学习”。
周奉点点头,“宁儿,你觉得陈兴如何?你喜欢他吗?”
周宁脸色更红了,她小声回道:“既是祖父为宁儿所选的夫婿,宁儿自然是欢喜的”。
周奉笑道:“那宁儿便要更加努力的学习,日后当好兴儿的贤内助了”。
“不过今年你俩恐怕不能完婚了,个中原因,我不能对你说明。你先回去好好学习吧”。
周宁甚是失落,不过她还是礼貌地起身,对着家主和祖父行礼告退。
正当她走出大门时,却听到祖父周奉开口说道:“大哥,兴儿和宁儿的婚事真是一波三折啊”。
周宁见在谈论自己和陈兴的事,心中便来了兴致,她立刻躲到一旁的门边偷听起来。
周韦回道:“确实如此,袁公如此安排。若是再迟两月,他们便能完婚了”。
“不过,若是此番陈兴再立下大功,那以宁儿的身份嫁过去,是不是有点不够了,显得我们周家不重视这门亲事了。据我所知,李家有派人偷偷去联系文望的妾室赵姨娘,打算给陈兴那边塞个人”。
“要不换成我的嫡孙女,周英如何?周英明年也及笄了,正好时间能赶上”。
周奉可不乐意了,今天他和周韦收到陈兴的密信,得知陈兴八月要出兵攻打曹操。于是两人便坐下来商量此事,同时也找来周宁,告知她婚期要推后。
周奉埋怨道:“大哥,您可不能这样啊。当初兴儿是我先看好的,又是我先安排了宁儿与他结亲。您现在临时改人,那让宁儿日后如何自处啊?”
周韦叹气道:“当初我虽不看好陈兴,但也有意交好,才同意结亲的。我没想到他有朝一日能一飞冲天。现在他的官位不断提高,我们周家也要拿出点诚意啊。所以我才提议换亲的”。
“你我年纪也不小了,陈兴或许便是我俩的最后一搏了,家中其他小辈,能撑起这份家业的,又有几个呢?”
周奉也叹息道:“偌大的周家,能继承家业的,恐怕只有您的三儿子,周文了。若能得陈兴帮助,那维持下去便容易多了,兴许还能更进一步。大哥,您的顾虑我也知道,只是宁儿和兴儿一直相处多年,两人也有些情分,恐怕不是想换便能换的。就算要换,您也要先问问兴儿的意见吧”。
周韦道:“那我明日便去信琳儿,让他先和文望沟通一下,探探陈兴的口风”。
周宁听到这里,哪里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啊。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无声地落下。她悄悄地逃回了自己的房间,蒙头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