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是在临睢县与徐盛他们会合的。一到大帐,陈兴顾不得疲累,立刻把各将领召来,安排接下来的行动。
陈兴先听取了徐盛的报告,当他得知刘备带着封仁前去收复沛国各郡时,并没有十分意外。他想这样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战斗。随后又听取了各军的情况后,陈兴作出了一些安排。
陈兴开口道:“元龙目前身体抱恙,情况不太乐观,他把广陵郡托付给我。一旦他病故,恐怕江东的孙权会有动作,所以我需要先派人过去,镇守广陵,防备江东孙权”。
“此事非常重要,一旦广陵失守,整个徐州便有危险了”。
众将都在犹豫了,虽然镇守广陵没什么危险,但远离战场,那便没有了在战场立功的机会了。所以大家都在评估此事的价值。
陈兴身边能选的人并不多,他一路回来都在考虑派谁去才最适合。目前张辽和赵云是不能动的,他们又是骑兵队,正面战场需要他们。而高顺的陷阵营也不能动,攻城需要他们。但自己的嫡系将领又出身低微,担心无法镇住军中刺头。加之要接手的人数太多,陈兴也不放心。思来想去最合适的人便是徐盛了,
这时徐盛开口道:“主公,我愿前率军前往广陵镇守”。
陈兴心中一喜,高兴道:“好,便辛苦文向跑这一趟了。”随后陈兴便交代一些事情,其他人都解散了,单独留下了徐盛和田豫。
陈兴认真对两人说道:“文向啊,此番你前去广陵,除了防守好广陵外,还要接手那里的部队,大概有一万一千人。你出发时带三千嫡系部队,随你一同前往广陵”。
“元龙现在没办法统领军队了,不过他胞弟陈应会协助你们管理军队,你们要好好合作”。
“国让兄,劳烦你与文向跑一趟了。我现在任命你为军司马,到那里后,你便自行统领一军”。
徐盛开口道:“子升,我带部队前往广陵,会分散你的战力。大战在即,我带亲卫队前去便可”。
陈兴摆摆手道:“无妨,元龙命功曹陈娇率五千士兵前来支援。我料想他会把部队中的刺头调来此地,方便你等接手的”。
“何况,征伐曹操以后,便开始着手攻取江东了。所以全面接管广陵太重要了,你需要把他们原来的部队拆分,再重新组合。人少定然不能太少的”。
田豫由文职转为带兵将领,虽然职位变低了。但立功的机会变多了,能亲自领兵,驰骋疆场了。这样的调整,田豫还是乐意接受的。
于是两人领命,之后陈兴又交代了几句,两人便下去准备了。翌日午后,徐盛和田豫便带兵返回相县,乘船南下射阳。
陈兴一行继续沿既定路线前进,经过数日行军,到达鄼县,与刘备一行会合。刘备见到陈兴,语气悲哀地说道:“元龙之事,我亦有所耳闻。可惜天妒英才啊”。
陈兴同样语气悲哀地说道:“确实是天道不公,元龙兄仁义至善,厚待百姓,劝说农桑,教化吏民,如此仁厚之人却不得上天垂爱。反观曹贼,屡兴杀伐,屠戮无辜,欺辱宗室,擅杀忠良,如此大奸大恶之人却数次侥幸逃生。真是上天无眼”。
刘备说道:“子升慎言,天意如此,不可妄言。”随后刘备把身旁的封仁拉过来,“此乃沛国相封仁,此番率军前来助阵。更是帮助我等收复临睢、太丘、建平、鄼县四县,实在功不可没啊”。
陈兴拱手道:“见过封国相,在下海曲陈兴。封国相立下如此大功,来日我定上表袁公,为你请功”。
封仁热情回道:“久闻陈将军大名,有幸今日一见。陈将军果然是少年英才,器宇轩昂,英气逼人啊”。
两人互相客气了一番,陈兴接着对刘备说道:“不出五日,我等便可到达谯县。不知刘使君有何攻城妙计呢?”
刘备讪笑道:“子升就莫要笑话我了,攻城只能正面强攻,除非能把曹军引出,不然也只有用士兵的人命去填。”简雍、孙乾、糜竺,这三个谋士都不在刘备身边,刘备此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陈兴的情况比刘备还差一些,毕竟刘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名头和家世都比陈兴好一些。出道早,打过胜仗,所以积累了一些人脉。陈兴目前算是白手起家,身边还没有谋士。虽然沮授推荐了田丰,但田丰还没过来。
陈兴也没有更好的想法,两人闲聊一阵,便各自散去了。大军依旧按计划,稳步向谯县推进。
谯县内,满宠正和将领们商量计策。早有探子回报,预计陈兴的先锋队伍还有三至五天便到谯县外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