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落座后,曹泰率先开口道:“满将军,此番敌军匆匆来袭,又匆匆退走,其后方定然不稳。我愿率军夜袭敌军。望将军应允”。
满宠依旧拒绝,说道:“敌军此番前来,我心中总有一种怪异感。目前我等斥候并不能探查到他们的具体行踪,故而还是小心为好,守城为上”。
夏侯衡语气不满道:“满将军为何屡次阻止我等前去攻打陈兴?我等曾数次建言谋划,均被你拒绝,难道是我们的计策不行吗?还是将军你不想与袁绍对抗?”
夏侯衡的言论得到了宗族将领的附和,而满宠则被气到脸色发黑。满宠实在生气,刚要出言责骂,一旁的毛玠出言道:“诸位,此时陈兴已兵临城下,我等应团结一心,切勿互相指责了。目前陈兴敢以几千兵士,挑战我等,其必然会有后手。诸位将军稍安勿躁,等斥候回报后,我等再行商议”。
督军薛悌也开口道:“诚如毛功曹所言,我等先在此等候斥候回报,再做计较”。
见众位将领不再多言,满宠也没有再出声,一群人便坐在府衙内,等待斥候的汇报。
终于一个时辰后,斥候赶来汇报道:“敌军在城外十里处安营。由于天色已暗,营内只是简单地用拒马围住,并且挖了一圈壕沟。附近并未发现其他驻军”。
听完斥候的汇报,宗室将领再也按捺不住了,曹泰再次开口:“恳请将军允许我等率部前去偷袭敌军”。
满宠坐于上首,沉默着,久久没有回应。他还是觉得有哪里奇怪,或者这是他作为将领的本能。他想不明白,为何陈兴亲自带着几千人前来挑衅?是单纯的自大,还是想引诱他们出城,然后围杀?
台下众人都在等着满宠的决定,十几双眼睛齐齐望着他。
薛悌开口道:“若真如斥候所言,那夜袭陈兴便是一个很好的计策了。将军不妨考虑一下?”
曹泰见督军薛悌支持他的计策,便继续开口道:“敌军远道而来,兵士疲惫。我等已养精蓄锐数日,士气正旺。若此时出击,定能攻其不备,定能大破陈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望将军三思”。
又过了好一阵,上首的满宠终于开口道:“曹将军,你率部曲前去突袭敌营,本将亦亲率三千士兵,随你一同前去。各位将军,今晚就不要休息了,齐聚东门。若情况有变,尔等便率军前去接应”。
满宠深知宗族将领对他的不满已经到了临界点了,随时都有可能爆发。与其堵不如疏,何况他也需要一场胜利来提振信心。面对如此良机,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还是不想放弃。
“我等三更天集合做饭,四更出发攻打陈兴营垒。现在大家先下去休息,到时辰便来东门集合”。
见满宠终于做出决定,众将纷纷领命下去准备了。此时最开心的就是宗族将领们。等众人散去后,满宠看着府衙大堂出神,他总觉得陈兴没那么简单。
薛悌似乎看出满宠心中的不安,开口劝慰道:“伯宁,此事已有定夺。你便不要再去想它了。若天命在曹公,那此番必定能大胜而归。当年兖州叛变,曹公凭三县之地,亦可扭转局面。其当时缺兵少粮,士气不振。今日曹公已有兵士十余万,粮食充盈,岂有不胜之理”。
满宠点了点头,算是回应了薛悌。他深知自己得罪袁家太深了,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只能跟着曹操一同对抗袁绍。
当年满宠任汝南太守,而汝南郡有大量的袁家门生、宾客、族人。他们分布汝南诸县,拥兵自守。满宠召集大军,攻破他们的营垒,杀掉了好多与袁家关系密切的首领。可以说把袁绍得罪的死死的。
三更天到,众将各自回营,安排士兵开始做饭。四更天到,曹泰和夏侯衡便领着部曲和士兵,一共七千人,出发前去攻打敌营。
此次是两人首次带兵出战,两人自然心情激动。薛悌上前对满宠说道:“两位小将军虽有父辈之勇,但却是首次上战场,经验不足。伯宁,可要多担待了”。
满宠认真回道:“刀箭无眼,战场之事,一旦开战,便非我能预料。若因经验不足,而怯懦后退,失了方寸,那大可不必前去”。
薛悌连忙解释,“伯宁,我非此意。只是顾念二人乃是曹家宗室,唯恐他们孤军深入,若出意外,恐怕会招来曹公不满,请你稍微注意一下”。
此时曹泰和夏侯衡就在不远处,听到薛悌的话,两人一同过来。曹泰对薛悌道:“多谢薛督军好意。我等此战一为曹公;二为父仇。岂会有贪生怕死之举。若是让叔父知道,杀父仇人在前,我等却后退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