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姜子牙好像也被相似的神通搞的身死一次,同门上昆仑山求了灵丹才救了回来。
再就是宫斗剧中频频出现的扎草人,也是压胜术的一种。
至于甲马,这个名气更大。
水浒中的神行太保戴宗,日行千里,靠的便是这东西,符篆画成,向腿上一贴,便觉身轻如燕,可长久奔走而不觉劳累。
本界的这种道术和前世传说有所不同。
除去魔门神通和身躯血脉勾连,境界晋升则神通自现,魔门之外的玄门正宗,任何道术都要事先观想符篆,使其在丹田凝出符篆形态。
若施展道术,便是以丹田内的符篆驱动施展。
法器驱动也是如此,而法器祭炼便是不断将符篆叠加其上,使丹田内驱动符篆和法器符篆呼应牵动,以发挥更大威力。
余晋首先观想的,便是兴趣最大的压胜术。
他将经中压胜术的符篆记的牢固,又对旁边注解笔画顺序,窍眼布置前后思量清楚,然后便阖目定神,一遍遍在眼前虚空中勾画描绘。
符篆勾画并不是只照猫画虎,将其一点不差临摹下来就成。
其笔画顺序,哪笔在前,哪笔在后,哪笔收尾,都有严格要求。
一笔落错,这符篆便不能发挥其神异,成了废品。
而且这观想中符篆还需前后布窍,使其气机流转,窍窍相通。
曾有典籍对窍眼重要性的表述:画符不知窍,反惹鬼神笑;画符若知窍,惊得鬼神叫。
一旦窍眼前后不通,落笔不能一气通窍,真气便不能在符篆中流转,这符篆也便不能观想形成。
余晋澄净心神,一遍遍以心神虚空勾画,恍恍惚惚中,那符篆渐渐有了轮廓,生出形态,慢慢凝实。
只要以虚化实,真正显形于前,便会和丹田真气生出感应,在丹田生出一道种子符篆。
一遍又一遍,符篆形态越来越清晰,渐渐生出些亮光来。
成功在即。
他心中生出振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