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引气入体,第二境为通窍。
所谓通窍,是因人身天生365窍穴,但降生后随年龄渐大,红尘浸染,初生先天之气散失,窍穴多有闭合,这时便要运转真气将闭合窍穴冲开。
窍穴连通越多,真气运转阻碍越少,对天地元气吸摄之力也便大增,体内真气也便越浑厚,道术威力越强。
如此在长生之路上也便走的更远。
《玉清密授》所载此境修行要诀为,凝气成液后,驱动真气运转,招引天地元气,慢慢壮大那滴玉清真气,直至其增无可增,由一分二,化成两滴。
真气分化之后,对天地元气吸摄之力更增,如此一分二,二分四,等全身365处窍穴每处都能有一滴真气蕴养,通窍境便可大成。
到此时真气运转时,真气液滴前后相连,累累如珠,对天地元气吸摄之力犹如泵吸,而若运施道术,也不知比初入此境时增强多少倍。
余晋化形成人,修成周身窍穴,这窍穴便是周身贯通状态,再不用特意冲窍,只需壮大真气液滴,以期能快速分化,尽快化出365滴真气液滴。
如此便要比人族通窍要省上些工夫。
他今日耗费法力御使小舟,到了晚间歇息时,丹田中那真气液滴已显的瘦小不少,让他心痛不已。
不过当他运转《玉清密授》,那真气液滴在经脉运转数个周天后,很快便恢复此前形状。
随着时间流逝,天地元气被吸摄入体,其形状却在慢慢增大。
等到早间,朝阳初升时,他刚要收功启行,却没想回到丹田的液滴忽的一跳,周身荡漾数息,蓦然化为两滴。
真气分化,这是有了进境。
余晋心中一喜。
他登时按下启行的心思,控制这两滴真气凝液前后相随,运转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