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台,顺带把此事掀了过去,“水应该烧好了吧?”
锅里发出汩汩水开的声音,秦铮侧耳听了一下就给了她肯定的答复,“去沐浴吧,剩下的交给我收拾。”提水进湢室时还顺手把油灯给拿了进去。
脑袋里一团乱麻,叶澜把自己埋进蒸腾的热水里,强迫自己的头脑暂时将这些事抛掷脑后。
出来时桌面已经收拾干净,碗筷整齐摆放在橱柜里。没看见秦铮的身影,她自个回了屋,过了一会儿才听见外边有阵阵水声。
她听着屋外的动静,不知不觉也进入了梦乡。
隔天叶澜是起的最晚的一个。
秦铮先一步去地里收玉蜀黍了,自家种的虽不多,但收完了还要帮着叶家收,这段时间怕是没时间上山打猎。两个孩子没有出去玩,正在院里费力踮着脚看树杈上放着的簸箩。上头不仅有酸枣糕,还晾着前些日子晒的红薯干。
叶澜扶了梯子,爬上去将簸箩取了下来。
薯干软糯,香甜粘牙。酸枣糕也大获成功,一大片晶莹的果干泛着诱人的光泽。这下不用手撕了,她拿了剪子将酸枣糕剪成大小差不多的小块,给兄妹俩一人拿了几块解解馋,自己也尝了一块,剩下的同薯干一起收好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
酸枣糕放的饴糖还是少了些,吃起来酸味居多,但尤其开胃,吃了一块便还想吃下一块,连吃药犯的恶心都压下去不少。
眼看快到了做饭的时辰,她也就没有去地里的打算了,简单收拾一下家务后开始着手准备午饭。叶澜拿着笤帚清扫院子,月姐儿便跟在她身边拿着簸箕。
恰好屋外有一群孩子跑过,叶澜给他们各拿了一把酸枣糕让他们跟其他孩子一块分了吃,玩得别太晚,到了用午饭的时候记得回来。
月姐儿要多跟人沟通交流这话才能早日说得利索,最好的法子是跟同龄人玩。
予哥儿盯着屋外孩子跑走的方向看了一眼,攥着手里的酸枣糕没动弹,叶澜又催了他两声,他这才拉着月姐儿出了门。
回来的时候,兄妹俩身上弄得脏兮兮的,月姐儿还好一些,另一个则是惨不忍睹,脸上也灰扑扑的。予哥儿一言不发,进了门才松开月姐儿的手,见饭菜已经好了,坐到桌旁就要拿筷子。
乡下孩子的乐园可以是任何地方,到了山上是自在撒泼的猴,落到了水里便是灵活的白浪。叶澜并未多责怪,但该有的礼仪不能少,她用筷子头往秦时予的手背上打了一下,“洗手去。”
他仍是不说话,洗干净手,拿了筷子就往嘴里扒饭,一口饭像是铁一样,嚼了好半天才咽下。
叶澜狐疑瞧他一眼,问,“那酸枣糕你可同其他人分了?”
“分了。”
“真的?”
“你爱信不信。”
叶澜还要开口说话,这小子已经把最后一口饭吃了个干净,放下碗筷就翻下凳子,边往里屋跑边嚷嚷,“我今后跟着你们一起去地里,妹妹也去——”
第019章 掰玉米
远远望去,玉米地里金黄一片。地里不少干活的人家,背篓满了又从里头出来,惹得玉米杆沙沙晃动。
玉米衣已经泛黄,顶上的须须也变了黑,秦家这批玉蜀黍种的稍早些,熟得也快,在地里让日头多晒了几日,里头的玉米粒干了个七成,饶是这样依旧很重。
叶澜来的不是时候,过了晌午日头正大,哪怕戴了席帽也抵挡不住多少热量。玉米杆比她还要高上不少,就连秦铮也只堪堪和杆持平。
两人肩上都背着背篓,伸手握住玉米,用力往下掰再扭一下,玉米就从杆上下来了。反手丢到背篓里,同样的动作重复成百上千次,直到背篓装不下再多的玉米,肩上的重量难以忍受,腰都要向后拗折的程度,再背着背篓往家里走。
没有推车,往返的路全靠人力。到了院子里要走到小石阶前,用东西撑着背篓缓慢蹲下才行。叶澜的肩上早就被勒出一道深深的红印子,来不及多查看,将背篓里的玉米倒在地上,喘口气的功夫又要将背篓背起。
她并非上赶着做这些苦活,但无论是在叶家还是秦家,只要是能做事的劳动力难免都要动手,更何况她现在要靠秦家种的这些粮食过活,付出相应的劳动也是应该的。
走一步地上便多一滴汗水,刚开始她还会擦一擦,意识到汗水是流不完的,她也就随汗流去了,只有糊眼睛时才抹上一把。
两个孩子也跟着大人在地里乱窜。原就不用他们来的,两人加起来怕是才有玉米杆这么高,小背篓也装不下几根玉米。但无论叶澜怎么说,两人尤其是予哥儿,说什么都不愿出去玩,非要帮忙。
手太小,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