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完蛋,我被公主包围啦 > 第445章 清谈

第445章 清谈

他们来长安之前,只知是镇南侯领兵灭了王氏高丽,却不知屠城之事。

到了长安后,多多少少听闻些许消息,也知晓高丽使节曾静坐在宣德门前绝食抗议,最终血洒宣德门一事。

如今听闻杨炯不但灭了西京,还进行屠城,众举子瞬间炸开了锅。

他们虽不通军事,却也晓得大华与高丽向来无仇怨,且无领土接壤。上国征伐小国,本就有失道义,更何况屠杀别国都城百姓,此等行为,绝非礼仪之邦所能为。

张肃听闻此言,心思急转。

于他而言,倒无那上国不伐小的观念。况且,他向来认为,梁王并非穷兵黩武之人,否则早就起兵造反了。既然梁王都未阻止镇南侯征讨辽国,其中必定有他不知晓的缘由。

因信息缺失,他深知不能与张盛懋在战争正义与否一事上纠缠,而是要直击其动机,否则长此辩下去,定会让相府陷入被动。

想到此处,张肃朗声道:“张大人,战事的正义与否,自有朝中朱紫决断。既然中枢已然同意对高丽开战,我等在全然不知详情的情况下,妄下结论,恐难做到公允。

而你今日所言,句句不离魏王,我不禁要问,魏王身为兵部尚书,安抚各国使节本应是礼部鸿胪寺之职责,兵部尚书与诸国使节往来频繁,魏王究竟是何用意?”

张盛懋闻言,心中一凛,暗道此人当真有些急智,说话条理清晰,反应更是迅速,话里话外暗示魏王阴通外国,包藏祸心。

这话一时间还真不好回应,毕竟魏王如今刚崭露头角,手中除了朱雀卫,就只有兵部可用。除了先帝唯一子嗣这一身份,可以说毫无优势。

今日他挑起这话题,不过是想将朝中和在野的那些中间派、温和派拉拢到魏王麾下,只为表明立场,而非显露野心,毕竟时机未到,若过早露出獠牙,定会成为众矢之的。

想通这些,张盛懋一摇折扇,沉声道:“此言有两处谬误。

其一,朝议归朝议,清议归清议,二者决然不可混为一谈。如今你我乃在野清议,只论屠城是否正义,不论其他。

其二,诸国使节对我大华规章不熟,只知用兵之事找兵部。魏王对此次征战高丽本就持保守态度,如今落得这般局面,时常感叹杀戮过重,有伤天和,更是担忧我大华在诸国中的形象,故而不得不接见诸国使节,以安其心。

请问,作为先帝唯一在世的子嗣,心忧天下,又有何错?”

李漟听闻此言,眼眸瞬间冰冷如霜,目光投向因张盛懋而引发骚乱之处,寒声朝李淑道:“看来,你对自己人并未做到有效掌控。大理寺此举,分明是公然倒向李泽。

若没有颜夫子默许,我决然不信会发生此等事。颜夫子表面上支持杨炯作战,却又不舍那些温和中立派,故而暗示李泽出面搅局收揽人心。

如此一来,他既能继续稳坐寒门领袖之位,甚至还为自己留了条后路,声望更胜从前。只是,不知他这向李泽示好的举动,有几分是打算改换门庭之意。”

李淑听了这话,面色虽未改变,心中却早已怒涛翻涌。

正如李漟所言,自从她有意招揽李泽,并表示可为他与天波府提亲之后,李泽表现得颇为积极。毕竟若能成为天波府的女婿,他便可大权在握,彻底在朝堂站稳脚跟,以先帝唯一子嗣之名招揽天下俊才。

殊不知李淑早已与老太君谈妥。

将杨渝许配给李泽,对老太君而言,此举可削夺杨渝的兵权;对李淑而言,则可将李泽的兵部彻底收归自己麾下。

当初李淑想得极为周全,无论是颜夫子还是梁王,为了朝局稳定,决然不会坐视李泽娶杨渝从而壮大势力。可若老太君突然转变态度,定会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到那时,削弱李泽兵部权柄便成了唯一应对之策。

李淑这招借力打力本想得极好,也与老太君通了气,却没料到杨文和突然来了个釜底抽薪,让谢南上门求亲,还四处散播杨炯和杨渝的谣言,这使得李淑的计划彻底落空。

经此一事,她方明白,杨文和对情报的把控与分析堪称恐怖,手段更是凌厉骇人,自己刚有想法,便被他打得大败而归。

此事过后,李泽对投入她帐下兴致缺缺。没想到现在竟然暗中与颜夫子达成交易,看来这是想亲自下场了。

想到此处,李淑缓缓起身,看着场下一众学子,冷声道:“今日张盛懋所言之事,我还道能说出什么惊世之论、绝妙之语,却不想还是些老生常谈。

国战正义与否,朝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