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的省委常委会上,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鲁东重工集团的组建。
会议室里,省委常委、副省长王茂涛介绍了大体的情况之后,省长韩献忠进一步做了说明。
“在座各位应该都知道,重工行业是我们鲁东省的支柱产业之一。重工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我省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看向各个常委,韩省长目光炯炯:“通过整合和优化重工行业资源,组建全新的鲁东重工集团,可以说是势在必行。而这个全新大型重工企业的组建,也必将推动我省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聆听着韩省长的陈述,常委们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看到大局已定,王茂涛的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窃喜。
江云皓就坐在王副省长的旁边,王茂涛的表情变化他自然是尽收眼底。
王茂涛的沾沾自喜,这个江云皓一点都不奇怪。
对于刚刚进入常委班子的王副省长而言,快速确立自己的地位是很有必要的。
即便在常委班子里排名靠后,该争取的发言权总是要争的。
而鲁东重工集团的组建,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通过这次的国企整合,王副省长不仅能展现自己的影响力,更能进一步树立自己实干的形象,可谓是一举多得。
为了这事儿,王茂涛前些天特地找了江云皓,和他进行了开诚布公的沟通。
对王副省长迫切之情,江云皓也很是理解,表达了一定程度的支持。
当然了,他的这份支持不仅仅是给王副省长面子。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件事情本身对泉城市来说是有利的。
作为省会,又是全省重工行业集中度最高、发展水平最突出的城市,鲁东重工集团的总部设在泉城市,这几乎是没有悬念的事情。
即便鲁东重工集团组建的几个主体单位中,潍州市的潍柴实力首屈一指,也难以改变这个结局。
对于泉城市而言,即便没有直接管辖权,可多了这么一家重量级大型国企,肯定是利大于弊。
最起码,全市的就业问题,会有一个正面的影响。
有鉴于此,江云皓上次和市长毛剑锋沟通过后,基本上就把这事儿给定下来了。
有泉城市方面的全力配合,鲁东重工集团的组建也很快被提上了日程。
今天省委常委会,大概就是最后一次讨论了。
就在江云皓琢磨着鲁东重工集团组建之后,泉城市这边怎样借着这股东风,来进一步增强自身工业实力的时候,会议室里一个声音突兀的响起。
“茂涛同志,关于鲁东重工集团的组建,我有一些疑问。”
发言的人是周静芳。
江云皓下意识地抬头看了一眼静芳书记,随即很快释然。
鲁东重工集团的组建,对于全省各地市来说,都是一桩好事儿。
包括潍州市方面,对此也是全力支持的。
潍州市委市政府,也并没有因为“潍柴”被吞并就患得患失。
原因很简单:合并之后,“潍柴”在运营上还是拥有自主权的,其gdp也还是算在潍州市头上。
而并入鲁东重工集团的“潍柴”,在打开国际市场方面,则会更加方便。
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潍州市方面当然是举双手赞成。
至于其他临近地市的乐见其成,也不难理解。
因为鲁东重工集团这个巨无霸集团成立之后,是必然会在各地市开设办事处或者分厂的。
这对于各个地级市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唯一可能不怎么得意的,大概就是黄海市了。
黄海市的工业自然是发达的。
黄海市富有盛名的企业——“五朵金花”中,海尔、海信、双星、澳柯玛都是工业型企业。
其工业水平发展之高,在全国都能排的上号。
然而黄海市的工业,更多是智能型制造业。
这些企业的特点是创新驱动,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实现制造业产业模式甚至企业形态的转变。
在重工业方面,黄海市就几乎没什么建树了。
不要说和泉城市比了,就是和潍州市比,都要差了不少。
因此鲁东重工集团的组建,黄海市可能是唯一一个捞不到好处的地市。
这种情况下,静芳书记提出异议也无可厚非。
“茂涛同志,你刚刚介绍说,鲁东重工集团的成立有助于提高我省重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个我是认同的。通过整合优质资源,集团能够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拓展海外市场,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