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霖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神情冷峻而略带疲惫。秘书站在他身旁,一边汇报当天的工作内容,一边小心翼翼地瞄着他的表情。她声音温柔,略带关切:“陆总,您最近太辛苦了。”
陆霖抬眼看了她一眼,目光中带着一丝说不出的情绪。他站起身,走到秘书面前,手指轻轻地抬起她的下巴:“你是在关心我,还是在图点什么?”他低声说道,眼神中闪烁着某种无法捉摸的意味。
秘书的眼神躲闪了一下,却又勇敢地迎上他的目光,她微微一笑:“当然是关心您,陆总。”
陆霖的手轻轻抚上秘书的腰肢,语气低沉而带着丝丝挑逗,秘书的脸上泛起一抹羞涩的红晕,却没有拒绝,反而顺势靠进了陆霖的怀里。他们的眼神交织在一起,欲望在办公室里悄然升温。
陆霖盯着她,许久不语,似乎在思索些什么。突然,他俯身吻了她一下,动作迅速而又带着一丝急躁,仿佛在证明些什么。
秘书有些吃惊,但并未拒绝,反而顺从地靠近了他。陆霖将她推到了桌边,手紧紧握着她的肩膀,眼中有一种夹杂着渴望和疑惑的光芒,仿佛在对抗内心的某种情感。
然而,这一刻,他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刺耳的铃声打破了办公室里的暧昧氛围。他皱了皱眉,放开了秘书,转身拿起手机,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神色忽然变得严肃。
秘书识趣地退后一步,整理了一下自已的衣领,轻声说:“陆总,电话来了,我先出去。”她迅速恢复了职业的模样,仿佛刚刚的一切都未曾发生。
陆霖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看着秘书的背影消失在门口,眉头紧紧皱起。他从林妍那里听到苏青璃的近况。他内心深处仿佛有某种东西在撕扯,让他感到矛盾又疲惫。
陆霖与苏青璃的相识,可以追溯到他们二十出头、刚刚步入职场的年纪。当时的苏青璃,带着一股纯真与热情,谈起理想时总是眼中带光。她的温柔体贴、执着坚韧让陆霖心动不已。在他的生活里,苏青璃就像一道温暖的光,照亮了他冰冷的世界。两人自然走到了一起,成为彼此在生活中最亲密的伴侣。
然而,陆霖骨子里却一直背负着一种源自家族的优越感与虚荣。他成长于一个富裕的家庭,从小便被灌输“男人以事业为重,情感不过是生活的调剂品”的观念。在他的世界观中,伴侣是家庭、名望、地位的附属,而非情感的共同体。他自视甚高,认为未来的成功才是人生的最终意义,理想与爱都不过是虚无的情绪罢了。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陆霖逐渐对苏青璃的情感产生了复杂的情绪。一方面,他喜欢她的温柔,她的温情让他内心感到慰藉;可另一方面,他又隐隐觉得苏青璃并不足以配得上他的未来。她并非出身豪门,身上有着一种他自认为“太过平凡”的特质。特别是她对事业的追求,不似他那般冷静功利,而是带有理想主义的纯粹,这让陆霖不禁觉得她“幼稚”,甚至有些“拖累”。
随着时间推移,陆霖心中那股虚荣感愈发膨胀。每当看到周围的人对他的羡慕目光,他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渐渐变得自我中心,甚至在感情上优柔寡断起来。尤其是面对苏青璃无条件的信任与依赖,他反而感到不安——他害怕对方越发依赖自已,害怕她的情感成为他的责任。他没有勇气去承担这份情感,总是下意识地逃避。于是他开始逐渐疏远她,将自已的冷漠包装成“成熟”,希望借此保持一种“独立”感。
在这种内心矛盾下,陆霖开始对其他女性产生兴趣。这些女性大多外形光鲜,或是与他出入同样的商业场合。他们同样来自富裕家庭,有着类似的价值观与生活态度,喜欢在社交场合中展示自已。对陆霖而言,这些女性带有某种表面上令人艳羡的优越感,他觉得这些人“懂”他,不会对他产生依赖,反而让他获得一种轻松与满足感。
在陆霖看来,这种感情是“无负担”的。每当他与这些女性接触时,他觉得自已不必承担太多责任,这些女性不会像苏青璃那样关心他的每一个细节、默默支持他的每一个决定,也不会让他陷入“温情”的枷锁中。他可以保持自由,继续追逐事业而不必对任何人负责。
与此同时,苏青璃始终相信陆霖是她可以依靠的人,她把自已的真心毫无保留地交给了他。然而,陆霖却从未真正理解她的爱与坚持,他反而觉得她的关心是对他的束缚,是他迈向未来的一种“障碍”。他内心深处总有一种优越感,认为苏青璃的温柔体贴是理所当然的,甚至觉得她缺乏野心、与自已不够“门当户对”。
在陆霖的认知里,苏青璃的爱是一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