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英豪的移动方式是天蚕脚。他提着林秀从伊贺里跑到京都都用不了10分钟。柳英豪到了京都,先报名参加了天览大试合,然后去面见将军和天皇。虽说现在这两位都已没啥权势,但是这两位在表面上还是代表日本的合法领导人。
二人先来到二条城。将军听说林秀把柳英豪引荐过来大喜过望,带着一众官员,亲自出城迎接。二人同样官居一品,所以是平起平坐。
一番客套后,柳英豪递交了大龙朝的官文。郑重道:“在下奉大龙朝之命前来贵国商议通商事宜,重开通商可促进两国往来繁荣。但是近年来倭寇横行,袭扰我海疆。通商之事,只能谨慎为之。我龙朝开放三港。希望贵国也开放三港。我龙朝来贵国的船只,将由寻海司统管,印发统一标识。贵国来我龙朝的船只,暂时也只开放三家。贵国这边不知何人可以统管?”
足利义辉得了一个进项,投桃送李,当然要发给林秀一个名额。然后堺的商人们就需要到将军这里来购买名额了。最后一个让上杉谦信暂代。当然这个也是收费的,但是能少收点。足利义辉想让上杉谦信也沾一点幕府的阳光雨露,鼓励他继续忠心奉士。之后足利义辉又给了林秀一个评定众的虚职。
评定众是室町幕府的一个重要职位,通常幕府的政务需要由幕府管领与评定众一同商议行政。主要由足利氏一门以及幕府重臣诸如一色氏、吉良氏、山名氏、石桥氏等组成,而其他氏族出身的人若想要出任评定众的话,就必须从引付众里提拔。不过在战国时代以后,许多评定众的重要成员都离开平安京回到了自己的领地,因此评定众也变得形同虚设了。
之后足利义辉又给林秀写了一封推荐函。上表天皇,推荐林秀为正左四位近卫大将。之后觐见天皇的桥段省略。
离天览大试合开赛还有三天。柳英豪和新任近卫大将林左近记得t5里京都的吉冈流武馆有个师范叫吉冈宪法,他有个叫霞的奥义,能定住对手。想到就去学。两人来到武馆,柳英豪听完吉冈宪法讲解后试了一下,还是学不会。东夷的武学和中土差异巨大。柳英豪虽然看懂了运功的原理,但是想要用出来,还需要从头学习东夷的剑道。所以只好作罢。反而林秀因为150的智商和150的武力,一次就学会了。
空出来的时间,两人又去了曲直濑道三的医馆学医。林秀吸引曲直濑道三的注意力,柳英豪用苍蝇翻阅了《启迪集》。日本此时的医术传自中土,并没有多少高明的地方。林秀几乎秒会了书中全部内容。
离开医馆后,柳英豪想起来林秀没有护体防具,又去商家茶屋四郎次郎家买了毛利元就的色色威腹卷送给林秀。林秀不好意思要。柳英豪说:“给你你就拿着。你替我好好看着东夷。缺啥尽管跟我说。”林秀感激涕零。柳英豪在茶屋四郎次郎家还顺便剽窃了一把《源氏物语》。看完发现就是一本和《红楼梦》差不多的小说。毫无政务加成。
林秀说:“既然要参加比赛,即使不需要防具和刀剑。也应该穿得像样一点。”建议柳英豪去买个日式护具和日本刀打扮一下,免得引起东夷人因为国籍问题拉仇恨。柳英豪觉得林秀说的有点道理。林秀想起来堺町的纳屋有一把楠木正成的佩刀小龙景光,天王寺屋还有伊达家的黑漆涂五枚胴也可以买来冲个门面。于是柳英豪又提着林秀,一起回了堺町。柳英豪买东西的时候,也顺便把身上的北胡珍品处理了一部分,和两位老板刷了一波好感度。顺便剽窃了《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之后林秀感觉总偷人家东西,有点拿人家的手短的感觉,所以又买下了松岛之壶和千鸟香炉。买完之后,又想起将来和这些东夷人打交道,有必要学一学茶道。所以又跑去千宗易家学艺。
千宗易又名千利休(公元1522年——1591年)幼名与四郎,法号宗易,斋号抛筌,大阪附近堺市人。后因天皇敕赐“利休居士”号,故称之为千利休。出生于商人家庭,热衷于茶道,18岁时拜日本茶道史上承前启后的伟大茶师武野绍鸥为师,先后成为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的茶头,继承并创造了闻名于世的“草庵茶道”。茶道最初称作“茶の汤”,安土桃山时代“茶の汤”才逐渐演变为茶道,千利休则是茶道形式的完成者。把茶道从上层社会普及到了民间。天正十五年,千利休组织的京都北野大会不仅农民百姓可参加,而且“没有茶的人,拿米粉糊来也无妨”。北野大茶会不问地位高低,不问有无茶具,强调热爱风雅之心,受到广大日本民众的推崇,此次茶会对于推动日本茶道的普及起了积极的作用。他创造了日本美的完整的艺术体系。茶道为综合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