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知道,吴玉如和吴作人、吴祖缃并称茂林三吴。-p′f·w^x¨w`._n?e/t\
一个小村镇诞生了三位吴姓艺术大家,确实罕见,其中吴祖缃是文学,吴作人是美术,吴玉如则是书法。
至于他的书法水平有多高,擅长哪种字体,魏明却是不太清楚的。
于是吴作人好好科普了一下这位年长他十岁的老乡。
“吴玉如他自幼随父亲学习书法,以王羲之、王献之为根基,深入临摹《兰亭序》《圣教序》,书风端丽秀劲、空灵飘逸,楷、行、草、隶无一不擅,小楷尤称绝品。”
吴作人又道:“启功的书法造诣当然也不俗,但对魏晋风骨的感悟可能不如玉如先生,而且启功对玉如先生也非常推崇,誉其三百年来无此大手笔。”
一听吴玉如先生这经历,好象还真的更合适一些。
其实一个女主角的书法镜头不会太多,甚至用镜头语言也能轻易糊弄过去,但龚樗毕竞有书画的底子,不想糊弄,能找到最合适的当然还是选最合适的。
前世她为了演《秋瑾》就曾苦练剑法和书法。
魏明又问:“那吴玉如先生家住哪里啊?”
“虽然玉如先生和我一样祖籍茂林,但生于南京,久居天津。”
“天津啊"”魏明顿时打了退堂鼓,自己和雪姐相处的时间本就不多了,还要跑天津,未婚男女,住也是一个问题。
吴作人笑道:“虽然他建国后就一直住在天津,不过最近却住在他大儿子家里,他大儿子在燕京,而且你八成也认识。”
“啊?我认识?”
下午,魏明回到图书馆的库本室,放下自己的包后就来到了隔壁的古籍库。
在这里的基本都是些头发花白的老学究,除了图书馆的人外,以中文系和历史系的人居多。吴小如教授既是中文系的,同时也在历史系授课,对文学史、古文献学、俗文学、戏曲学都有很深造诣。
不过因为他教授的课程“中国戏曲史”“中国诗歌史”不是魏明感兴趣的,所以他和金开诚教授算是为数不多魏明没怎么光顾过的中文系教授。
但因为吴小如教授是古籍库和库本室的常客,所以魏明跟他经常打照面,偶尔也会聊起文学史上的趣事。
魏明是万万没想到,他竟然是吴玉如先生的长子,谁家父子这么取名的呀?大仲马小仲马咩?后来他想明白了,这两个名字其实都不是本名,吴小如教授给自己取这个名字大概是出于对父亲的崇拜吧。
“吴教授,我这次从德国回来带了一些德国香肠,给您拿了两条,你尝尝啊。”魏明买了太多太多,送礼送了两天都没送完。
“魏老师客气了,”正在看书的吴小如一愣,然后推辞道,“不过无功不受禄。”
魏明:“实际上我是有事相求。”
吴小如道:“那可以收,不过先说事,看我能不能办到。”
吴教授学术成就很高,这种能沉下心搞学术的人都严谨,绝对不能先收礼再办事。
魏明把自龚樗的事说了一下,虽然老魏那边也表示他跟启功也认识,不过估计也就是泛泛之交,而自己跟吴教授却是同事,所以还是选择了吴玉如。
“我父亲现在年事已高,都八十多的人了,愿不愿意教人还不一定,我回去问问吧。”吴教授想着等自己得了准信儿再通知他。
“也行,这香肠您拿着,出了这个门就得让图书馆那群同事瓜分了,我留不住的。”魏明塞给吴教授赶紧就跑了。
晚上魏明就留在华侨公寓等吴小如的电话。¢秒?章¨节+小/说!网^ ?首`发′
约定明天下午五点在吴小如家见面,他家住北大中关村小区,也不远。
魏明噔噔噔又出了门,许淑芬跟老魏嘀嘀咕咕:“估计是帮小雪的忙。”
次日下午,魏明带着龚樗在某栋居民楼下见到了吴小如教授,吴教授看到龚橘着实有些意外,这可是当下最红的电影明星,他和夫人也被那部片子骗了好些眼泪。
他和龚樗认识了一下,三人上楼。
吴玉如先生今年已经八十有三,魏明不知道先生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