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经历过一几年炒核桃热的人,对一个地方肯定不会陌生。
门头沟苹果园狮子头。
黄文新曾经有幸拿到过一颗一代苹果园出来的狮子头核桃。
这也幸亏就只剩了一颗,要是一对的话,就算文玩核桃没落了,也得价值个小一百万,黄文新根本没机会拿手里赏玩。
这苹果园不是地名,而是对核桃的品相一种形容,说这门头沟出来的核桃个个圆如苹果。
其中最出彩的,是本地一棵大几百年历史的麻核桃老树。
文玩核桃的风来的非常快,越来越多的文玩人去门头沟和滦县平谷等地竞价包树,引得种植核桃的当地农民爆发了激烈内讧。
关于这棵百年老树是怎么毁的,江湖上很多说法。
传的最多的还是兄弟阋墙,分钱不均直接把老树毁了。
但是苹果园一脉没有彻底断送,还是被有心人掐了很多枝“码子”嫁接到了普通的核桃树上,是谓第二代苹果园核桃。
有了第二代,就会有第三代,直到后世,市面上的核桃大多都是涞水产的三代苹果园了。
现在是90年,所以老树的悲剧还没有发生。
老百姓这会的购买力而言,核桃市场还需要黄文新进一步去炒作,但是这棵令人扼腕叹息的老树,黄文新志在必得。
保护树木,人人有责。
如果可以,他愿意把附近的果园和宅基地都承包下来,彻底把产权明确了,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看着王奇这边已经步入正轨,黄文新就决定自己去一趟把事情办了。
如果当地的核农自己收藏过一些精品核桃,先弄回bj来作势。
在出门之前,还有几件事得交代交代。
首先就是请白半仙给顾青云的音像店算卦。
自从沈北回来,黄文新去潘家园的次数一只手就数的过来。
倒不是他懒散了,只是这事赶事,一波一波来,有时候他还挺怀念当倒爷的那时候。
从玉树胡同出来,已经十点多了。
进潘家园后,黄文新先看到了程阳和文荣。
上次练摊效果不错,文荣听说嵌瓷生意又有转机,现在对程阳和荣顺斋都抱着未来可期的态度。
按照黄文新的方法,还是一天一百块钱,让程阳自己去转,盈亏荣顺斋自负。
黄文新看着爷俩一脸认真,也没打扰,悄悄找人问了白半仙的摊位摆在哪。
结果这老头今天居然没出摊,好在大力丸老王和这边小摊主都很熟,给了黄文新一个地址。
不太合理啊,白半仙可是刮风下雨都要出来摆摊的,难道生病了?
本打算给顾青云也摇来一起看看,黄文新怕他扑了空,打电话让他先忙店里装修,等他这边的信儿。
黄文新心里想着苹果园,进了食杂店的门,就买了一网兜苹果。
来到白胡子的胡同,隔着门玻璃敲了三声。
“半仙,我是黄文新,来看看你。”
过了大概三四分钟,黄文新都快走了,白半仙才把门打开。
“我正算着,今天有贵客要到,就把你吹来了。”
说完悄声凑到黄文新耳边:
“今天不太方便,来了两个大主顾请我看手相呢。”
“我哥们开业,这不寻思你给我哥们算算,省的老惦记还我人情。”
正说着,里面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
“怎么了,大师~”
白半仙赶紧回身说道:“呵呵,小友来访,姑娘稍等我一会,马上就给你解卦。”
黄文新:……
这就是大主顾?
白半仙老脸微红,把苹果接过去,问了问黄文新说的新店位置,声称自己明天一早就过去,顺便给看看风水。
行吧,老东西玩的还挺花。
第二天白半仙果然到了新街口,和昨晚在胡同的毛裤毛衣不同,穿的那叫一个仙风道骨。
本来保持着绝对唯物主义的顾青云都有了几分敬意。
顾青云的店面现在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红字牌匾写着:听云音像。
里面放磁带的柜子,和门口货架,外加贴在橱窗的海报都已经规规矩矩。
就是刚漆的墙面和木柜子,还有一股刺鼻的味道。
顾青云现在每天早晚来通风,顺便再看看还有什么杂活,打算这几天就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