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便是长生街,是藏在凡俗世人眼皮子底下的修士世界。长生街道旁楼宇高耸,红墙金瓦,街面明亮宽阔,比之燕京城最繁华的平安大道,瑰丽不知多少,行人虽然不多,但各个都气质不凡,不时还能看见几架由奇怪马匹拉着的小车疾驰而过,从如此的繁华景象看来,这金鼎燕国凡人的生死之事对修仙者的生活来说并无影响。
燕京城的凡人与自是有些不同的,毕竟这里聚集了整个金鼎燕国的达官权贵。那些个修士虽自诩仙师,有些招雷御风能力,但也食五谷杂粮,要凡人金钱供养,更要与这世俗权贵来往交互,所以燕京城的凡人多少都知晓一些修士的存在。
这么一群痴迷修仙长生,又有些神奇的存在,当然惹得不少凡俗向往。不少凡人进入修仙家族做工、谋生,有些权贵的仆役甚至能见到修仙者施展神通,此间传闻经常有,久而久之燕京的凡人也就见怪不怪了。
见长生街还是一幅车水马龙情景,苏薇心里稍安,快步找准了方向,向东行去来到一处夹巷,这宽不过三尺的巷子里,竟在一边的墙上开了个门楼做生意,还是个药坊,而匾额上赫然写着孙氏药坊四个大字。
苏薇见总算是按时赶到,头也不抬的就要走进去,门口迎客的小厮连忙迎上来,一拱手的说道:“李仙师,你可算来了,坊主等您都两炷香了,急的要骂人了!”苏薇笑道:“这不是还没有到开炉的时辰嘛?”说着小厮便将苏薇引到了药坊的中堂,离去了。
这孙氏药坊坐落在长生街与北街相连的夹巷处,至于门面为什么不开在长生街上,当然是店面太小,活计太少的缘故了。
长生街与北街其实是两条平行的街面,中间靠着夹巷连通。长生街经营居住的都是些修仙界的高阶修士、大型势力,整条街由其中坐落的镇守府划分为成两块,长生西街与长生东街,西街紧邻着金鼎燕国的皇城,是高楼林立,大型的药铺、拍卖场、酒楼扎了堆的建,而东街就相对冷清一些,都是些中小型的商铺在此经营。北街就更加冷清了,虽然占地面积不小,但居住的都是些没有势力依附的散修,又或者是供职在长生街的凡俗之人。
孙氏药坊就坐落在这夹巷中,两扇开的乌木门上安着两个斗大的铜门环,一旦开关就听着梆梆作响。进门来便是做生意的前厅,左手边放着一排排的红漆木药柜,上面的瓶罐摆的满满当当,专售卖些凡人和低阶修仙者用的药品。右手边则是一个小型的接客厅室,茶桌茶盏一应俱全。穿过前厅便是中堂,这是个大型的天井,不少药材在这里排着箩筐晾晒处理,还有些仆妇正在忙碌着清洗处理药材。
这中堂的中间正站着一个尖脸黄面留几缕山羊胡子的灰布衣老头,手中夹着个烟袋锅子,一边嘬边手舞足蹈的大声指挥着干活的下人:“这七莲草要摊开了晒,不能叠在一块,摊摆均匀了都,不要偷懒耍滑,否则今天的工钱别想要了!”说罢还吐了几口烟。这吞云吐雾的老头便是孙氏药坊的坊主,他与儿子孙成共同经营着这药坊。由于爱占小便宜,也没有给苏薇留下好印象,私下里苏薇就叫他老孙头,其子孙成倒是比苏薇长不少年岁,但和他父亲一个脾气,平日里老孙头负责后堂炼丹的工作,没有炼丹天赋的孙成便负责前厅的生意往来。
见孙坊主还对着工人吹胡子瞪眼,且就这一条道,苏薇也不好避闪,只好笑道:“孙坊主实在是事必躬亲,真是我药师一辈的楷模啊!”
听见苏薇的声音,那灰衣老头忙一转脸,见苏薇笑意盈盈的,他立刻眯缝着三角眼,捏起烟袋锅说到:“呦,李大药师还记得我这小药坊啊,以为您贵人多忘事,早就另起炉灶了呢?没想到啊,我还有这个荣幸,在这个时辰,还能见到!”听他阴阳怪气的,苏薇也早已习惯,毕竟在寄人篱下,于是也不气恼,说道:“这时辰晚了些,莫非今天炼制的丹药也会少几颗不成?”
“哼!少耍滑头,我这温炉子的可是上好的银丝炭火,外面的达官显贵可都舍不得这么用着呢!”老孙头见苏薇回嘴,立马摆起架势。
苏薇见糊弄不过去也不和他客气,说到:“这倒是了,您孙坊主也是炼丹的大家了,为何不直接开炉,还费这炭火温什么炉子,岂不浪费?”
见苏薇笑言,老孙头老脸一红说到:“你这牙尖嘴利的娃娃,我这不是年纪大了,需要多休息吗,不然,哪有你这炼丹的机会,我看你这没规没矩的,可是要另起炉灶上房揭瓦啦?”见老孙头气的胡子都吹飞到天上了,苏薇也不甘示弱说到:“那就借孙坊主吉言,若是有另起炉灶的机会,定然奉上大礼!”说罢躬身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