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上门算的名字,苏郁本也不知取名之事,便就给孩子取名苏泽楠,小名叫楠儿,也不错。
苏郁没事做与姜伯又开起了茶馆。茶馆比成衣铺好打理,孩子再带在身边,边看铺子边带孩子日子过得也算滋润。
孩子三岁这年,一位有名的夫子上门,说她的孩子有灵气,有慧根,拜他为师,不收束脩费。
茶楼里好些人认识老者,是个有名的老学究,苏郁赶紧叫孩子认了师父,当场叫孩子奉了茶。
之后的日子更是安稳,偶尔听茶客说起京城,也能了解到一些京城之事,听说京城血雨腥风,太子造反,被衍王拿下,钰王重情,求了情,太子被贬为了庶人。如今什么局面也不得而知。京城传到江南,这怕是几个月前的老料了。
好在江南这里平淡得只剩下安稳。
日子一晃,又是两年,小孩已会简单的之乎者也,字也识得不少,果然是个聪慧的。教养之事完全不用苏郁操心的。
这日,家中来了稀客,刘春林寻来了江南,找到了苏郁。
苏郁见着人也是诧异欣喜,“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儿。”